一种实验室用堆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44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堆肥装置,包括发酵箱,发酵箱的下端焊接有三个支腿,发酵箱的内壁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内部设有阻隔层,发酵箱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转轴下端焊接有搅拌轴,搅拌轴内部设有内部电源,搅拌轴的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通过设置电机、内部电源、搅拌轴、搅拌杆、第一腔室、第一通孔、加热管和耐高温玻璃,提高了堆肥物料的升温速度和发酵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发酵的均匀度;通过设置过滤板、第三通孔、阀门、集液箱、连接管、排液管,可将堆肥中多余的废液有效分离收集,保障了装置底部堆肥物料的正常升温发酵,并保障了物料发酵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堆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堆肥装置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堆肥装置。
技术介绍
堆肥又称堆肥处理,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在农村,人们常常将畜禽粪便同农作物秸秆通过混匀后进行堆积发酵即是最传统的堆肥处理。为了在实验室对堆肥进行深入研究,技术人员开发了可在室内进行堆肥研究的堆肥装置,但是,当前的堆肥装置保温性差,堆肥发酵中温度散失较大,不有利于堆肥研究;堆肥装置物料升温较慢,致使堆肥物料发酵效率低下,发酵温度不均匀;堆肥中多余的废液容易汇集在装置底部,不利于装置底部堆肥物料的升温发酵,易导致发酵不均匀;堆肥发酵过程中缺乏观察视窗,不利于堆肥研究中的观察和数据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堆肥装置,以解决当前的堆肥装置保温性差,堆肥发酵中温度散失较大,不有利于堆肥研究;堆肥装置物料升温较慢,致使堆肥物料发酵效率低下,发酵温度不均匀;堆肥中多余的废液容易汇集在装置底部,不利于装置底部堆肥物料的升温发酵,易导致发酵不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堆肥装置,包括发酵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3)的下端焊接有三个支腿(8),所述发酵箱(13)的内壁设有保温层(14),所述保温层(14)的内部设有阻隔层(2),所述发酵箱(1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电机转轴下端焊接有搅拌轴(17),所述搅拌轴(17)内部设有内部电源(16),所述搅拌轴(17)的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杆(3),所述搅拌杆(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31),所述第一腔室(31)的底部和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32),所述第一腔室(3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33),所述第一通孔(32)的内壁粘贴固定有耐高温玻璃(3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堆肥装置,包括发酵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13)的下端焊接有三个支腿(8),所述发酵箱(13)的内壁设有保温层(14),所述保温层(14)的内部设有阻隔层(2),所述发酵箱(1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电机转轴下端焊接有搅拌轴(17),所述搅拌轴(17)内部设有内部电源(16),所述搅拌轴(17)的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杆(3),所述搅拌杆(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31),所述第一腔室(31)的底部和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32),所述第一腔室(3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33),所述第一通孔(32)的内壁粘贴固定有耐高温玻璃(34),所述发酵箱(13)的上端通过孔道焊接有进料管道(19),所述进料管道(19)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0),所述发酵箱(13)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的内壁密封粘贴固定有第一透明板(7),所述发酵箱(13)的左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下端出风口焊接有鼓风管(6),所述鼓风管(6)通过孔道贯穿至发酵箱(13)内阻隔层(2)的内部,所述阻隔层(2)的内壁焊接有过滤板(4),所述过滤板(4)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5),所述发酵箱(13)的下端通过孔道焊接有排液管(12),所述排液管(12)的侧面安装有阀门(9),所述排液管(12)的下端表面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连接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帆朱宏斌武际万水霞蒋光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