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3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粗集料60‑70份、细集料50‑70份、粉煤灰10‑20份、水泥4‑8份、水泥助剂A 6‑10份、水泥助剂B 8‑12份、水泥助剂C 1‑3份、水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建筑垃圾破碎骨料为主料,以粉煤灰、水泥助剂A、水泥助剂B和水泥助剂C为助剂,助剂的作用提高了该水泥稳定层用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应力,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运用到水泥稳定层中可以有效提高水泥稳定层在使用时的力学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泥稳定层用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稳层是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简称,即采用水泥固结级配碎石,通过压实,养护完成。水稳的配合比应事先在实验室内进行配合比试配,以确定水泥掺量和粗细集料比例,同时确定最大干密度。量大可采用水稳搅拌站拌合。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水稳层的集料大多采用矿山碎石作为原料,而建筑垃圾作为废料常被丢弃或者用于填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市面上的水稳层在使用时,其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较差,缩短了使用寿命,故此亟需开发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粗集料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粗集料60-70份、细集料50-70份、粉煤灰10-20份、水泥4-8份、水泥助剂A 6-10份、水泥助剂B 8-12份、水泥助剂C 1-3份、水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粗集料60-70份、细集料50-70份、粉煤灰10-20份、水泥4-8份、水泥助剂A6-10份、水泥助剂B8-12份、水泥助剂C1-3份、水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助剂C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米糠蜡4-8份、棕榈蜡2-5份、玉米淀粉3-6份、去离子水5-15份、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2-5份、质量分数为3-5%的环氧氯丙烷4-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份、三乙醇胺3-6份、过硫酸钾1-4份、过硫酸铵3-6份、邻苯基苯酚1-5份、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6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助剂C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米糠蜡、棕榈蜡、玉米淀粉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5%的环氧氯丙烷混合均匀,升温至80-100℃,保温1-3h,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乙醇胺混合均匀,升温至90-110℃,保温1-3h,然后降温至60-70℃,然后加入过硫酸钾、过硫酸铵、邻苯基苯酚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保温0.5-1.5h,降温至30-40℃,冷却至室温得到水泥助剂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水泥助剂A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20-30份滑石粉加入到100份水中,以100-250r/min的转速搅拌加热至65-75℃,保温20-40min,滴加30-50份柠檬酸溶液,滴加柠檬酸溶液的时间为40-60min,柠檬酸溶液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10-15wt%,以200-35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3-5h,过滤后烘干得到水泥助剂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助剂B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0-15份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26-40份甲苯中,超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军张京旭李伟汤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璞源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绿农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