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3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数包括:再生混凝土骨料、偏高岭土、石英砂,还包括聚乙烯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质地较为致密,广泛适用于各种建材领域,具有较强的环保性能,有效提高了地聚合物的整体抗压强度,并保证了与纤维之间的粘结应力;粗骨料粉末的化学活性相对较弱,但可以在化学反应后期与碱激发溶液缓慢反应,保证了砂浆的后期强度,进一步增强了地聚合物的后期强度,同时具有高抗压强度和延性,且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适用于建材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城市化不断推进,每年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建筑垃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废弃物。目前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的30%~40%,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尤其是将建筑废弃物重新用于新型建材制造,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开号为CNCN201310552737.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再生骨料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地质聚合物混凝土采用建筑废弃物为骨料,无机矿物聚合物为粘结剂,通过碱激发工艺制备得到。该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再生混凝土骨料再利用的问题,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1)流变性能可能较低,在施工中存在闪凝的问题;2)脆性较大,抗拉强度较低,存在早期开裂的问题;3)对于粗骨料具有一定的品质要求,无法大规模无差别的利用各种骨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n再生混凝土骨料40~45份、偏高岭土20~25份、石英砂10~20份与碱激发溶液25~30份;还包括按照体积掺量1.5%-2%的聚乙烯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地聚合物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再生混凝土骨料40~45份、偏高岭土20~25份、石英砂10~20份与碱激发溶液25~30份;还包括按照体积掺量1.5%-2%的聚乙烯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包括细骨料,建筑废弃砖块或废弃混凝土及玻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高岭土为普通偏高岭土,其比表面积约为11.1m2/g,堆积密度约为890kg/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砂为超细石英砂,其规格为70~110目,粒径为0.1~0.1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纤维长度为6mm~12mm,直径为12~39μm,弹性模量≥100GPa,极限抗拉强度≥2500MPa,断裂伸长率为2%~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激发溶液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与硅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策李佳彬吴剑军张京旭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农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杭州璞源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