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40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包括保温桶,所述保温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料桶,所述保温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所述料桶与下料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料管,所述分料管在保温桶的内腔中心分布;所述保温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底部与下料仓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热风机的顶部与料桶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回风管;所述保温桶的右侧设置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的顶部与料桶之间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斗的侧壁与提升管的下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增大红丹粉末的受热面积,增效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红丹生产中,红丹氧化炉内的温度高达470℃,氧化后的红丹粉的初始温度同样在470℃左右。成品红丹产品的包装大都是使用吨装或半吨装塑料集装袋,因承受不了高温而损坏,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传统的方法是将氧化后的红丹粉事先装入耐高温的容器内,待冷却后再装入包装袋中入库管理,这样延伸了工艺流程,致使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红丹生产工艺是将铅锭经过熔化、制粉、造粒、煅烧氧化等工序,在这些工序过程中,都是在铁容器内高温条件下完成的,红丹氧化炉内的温度高达470℃,氧化后的红丹粉的初始温度同样在470℃左右,现有的红丹制热装置的制热效果不佳,效率低下,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增大红丹粉末的受热面积,增效制热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包括保温桶,所述保温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料桶,所述保温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包括保温桶(1),所述保温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料桶(2),所述保温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仓(3),所述下料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斗(14),所述料桶(2)与下料仓(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料管(5),所述分料管(5)在保温桶(1)的内腔中心分布;/n所述保温桶(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1),所述热风机(11)的底部与下料仓(3)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2),所述热风机(11)的顶部与料桶(2)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回风管(13);/n所述保温桶(1)的右侧设置有提升管(16),所述提升管(16)的顶部与料桶(2)之间固定连接有下料管(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丹氧化炉制热装置,包括保温桶(1),所述保温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料桶(2),所述保温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仓(3),所述下料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斗(14),所述料桶(2)与下料仓(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料管(5),所述分料管(5)在保温桶(1)的内腔中心分布;
所述保温桶(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1),所述热风机(11)的底部与下料仓(3)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2),所述热风机(11)的顶部与料桶(2)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回风管(13);
所述保温桶(1)的右侧设置有提升管(16),所述提升管(16)的顶部与料桶(2)之间固定连接有下料管(19),所述下料斗(14)的侧壁与提升管(16)的下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朱管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骏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