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氟磷灰石固溶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88398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合成铅‑氟磷灰石固溶体的方法。通过配制硝酸铅和氟化钠溶液作为Pb和F源,利用500mL硝酸铅溶液作为基础液,然后利用100mL滴定管将氟化钠溶液以连续均一的速率完全加入至硝酸铅溶液中,再将磷酸氢二胺以5mL/s的速度连续加入至硝酸铅和氟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并以600rmp的速度搅拌,最后加入浓氨水,调节pH至8.0后持续在室温下搅拌,将其放入100℃水浴2d,最后取出样品,用优级纯乙醇洗涤样品,得到结晶度高、稳定性好的铅‑氟磷灰石固溶体。利用该方法合成的铅‑氟磷灰石固溶体具有低成本,易操控,能够实现铅、磷和氟在环境中的长期稳定化推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氟磷灰石固溶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安全领域,涉及铅-氟磷灰石固溶体合成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利用铅离子和氟离子可以替代钙离子和羟基(-OH)进入羟基磷灰石晶格,形成铅-氟磷灰石的完全类质同像固溶体。
技术介绍
铅(Pb)是一种最软的重金属元素,呈灰白色,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ⅣA族,原子序数为82。铅有+2和+4两种价态,由于四价铅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在环境中稳定存在,因此,土壤和天然水体中铅主要以二价铅离子(Pb2+)的形态存在,其含量和形态明显受SO42-、CO32-、HCO3-、SiO32-、PO43-、F-和OH-等影响。同时,铅能以PbHPO4、Pb3(PO4)2、Pb(OH)2、Pb(OH)3-、PbF2等多种形态存在环境中。铅及其铅的化合物性质稳定,属于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它们能通过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积累。世界范围内,土壤中铅含量范围为2~200mg/kg,平均值为35mg/kg。土壤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会被植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中。铅进入人体后,会阻碍血液的合成,对人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氟磷灰石固溶体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1)首先通过煮沸对超纯水进行脱气,然后配制0.2mol/L Pb(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氟磷灰石固溶体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首先通过煮沸对超纯水进行脱气,然后配制0.2mol/LPb(NO3)2溶液,0.2mol/LNaF溶液,0.2mol/L(NH4)2HPO4溶液;
(2)在干净的烧杯中准备500mL0.2mol/LPb(NO3)2溶液,并将其转移至干净的聚乙烯瓶中;
(3)将聚乙烯瓶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设置搅拌速度为600rmp,温度为25℃,搅拌时长为5min,并测其pH;
(4)利用100mL滴定管向(2)中连续均一的速率加入100mL0.2mol/LNaF溶液,待加完氟化钠溶液后持续搅拌3min;
(5)以5mL/s的速度连续将300mL0.2mol/L(NH4)2HPO4溶液加入聚乙烯瓶中并以600rmp的速度搅拌,最后向聚乙烯瓶中加入浓氨水,快速将pH调至8.0后持续在25℃下搅拌15min;
(6)待溶液完全混匀后,盖好瓶盖并放入100℃水浴(陈化)2d;
(7)取出样品自然冷却,过滤,用超纯水洗涤3次,在用优级纯乙醇洗涤1次,然后将洗涤后的固相物置于瓷盘中并放于70℃烘箱干燥72h,得到铅-氟磷灰石固溶体进行推存,即实现铅、磷和氟在环境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宗强莫南唐沈朱义年魏婉莹王星星杨洪渠玄惠灵方雅莉赵宁宁张立浩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