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内机组及使用其的分组式弥散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39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内机组模块化内机组及使用其的分组式弥散制氧机,内机组包括内机箱、压缩机、消音装置、吸附塔装置、散热装置、气体换向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内机箱的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可敞开的侧开口,该内机箱的内部形成内部安装空间,压缩机、消音装置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内,所述散热装置、气体换向装置吸附塔装置以及电路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内机箱的外表面。本方案解决了在高海拔地区应用时存在对需要有不同流量的制氧机生产安装复杂、制氧机单个零件损坏造成整机无法使用等问题,使分组式弥散制氧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配置不同数量的内机组来达到不同流量配置需求,可灵活调整内机组的数目,快速提供样机,满足竞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内机组及使用其的分组式弥散制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提高密封空间含氧量的模块化内机组及使用其的分组式弥散制氧机。
技术介绍
在高海拔地区,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较低,会使人缺氧,随着缺氧的加重,会出现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弥散式制氧机系统就是一种通过提高密封空间(比如卧室、办公室等)的氧含量(氧浓度)来改善人体所在的环境,使人体沐浴在一个富氧的环境中,从而达到改善人体呼吸内环境,促进代谢过程的良性循坏,以达到缓解缺氧症状、增进健康为目的设备。传统的弥散制氧机通过采用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和吸附塔装置,来设计出不同流量的制氧机。例如中国专利CN204417114U于2015年06月24日公布的申请号为2015200332736、专利名称为《一种易拆卸式分体制氧机》的专利技术专利(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易拆卸式分体制氧机,包括放在室外的外体机、放在室内的内体机,所述外体机内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上方设置有冷凝模块,所述内体机内部设置有氧气流量浓度计量器,所述氧气流量浓度计量器通过管道与所述氧气连通管相连,所述内体机内部设置有氧气弥散器,所述氧气弥散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内体机内部,所述氧气弥散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精筛器相连,由此可见,对比文件1中的制氧机需要采用采用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和吸附塔装置,来设计出不同流量的制氧机。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时候发现,该弥散制氧机安装较为麻烦,不同型号的弥散制氧机可能需要设计多种机箱及多种机箱内部构造,以适用于不同型号规格的压缩机和吸附塔装置,安装调试人员需要对不同流量型号的弥散制氧机的拆装、修理、零件型号等都非常熟悉,需要专业人员测试调试,而且现有的制氧机在使用过程中某个零件的损坏将导致整个制氧机无法使用,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应用传统的弥散制氧机这种缺点将会被放大,给使用者、生产厂家及安装调试者都带来极大的不便。有鉴于此,如何解决在高海拔地区应用时现有技术中存在对需要有不同流量的制氧机生产安装复杂、制氧机单个零件损坏造成整机无法使用等问题,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模块化内机组及使用其的分组式弥散制氧机,解决在高海拔地区应用时现有技术中存在对需要有不同流量的制氧机生产安装复杂、制氧机单个零件损坏造成整机无法使用等问题,使分组式弥散制氧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配置不同数量的内机组来达到不同流量配置需求,而且在其中一组或几组的内机组出现故障时其他内机组依旧正常工作继续供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内机组,该模块化内机组用于高原环境下的制氧供氧,所述内机组包括内机箱、压缩机、消音装置、吸附塔装置、散热装置、气体换向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内机箱的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可敞开的侧开口,内机箱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外部固定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开口轨道,内机箱的顶部具有可供气体流通的开口部,该内机箱的内部形成内部安装空间;所述压缩机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内,并且相对于底板固定安装,在压缩机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压缩机经由内机箱的侧开口装入到内机箱内部,并用推拉的方式使支撑板沿底板的开口轨道安装到位,压缩机连接有空气进气管和压缩空气出气管;所述消音装置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内,并且位于靠近侧开口的一侧;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在内机箱表面的开口部上方,在内机箱的表面上具有横跨散热装置上方布置的气阀支架,气阀支架上具有安装槽;所述气体换向装置和变压器嵌套安装在气阀支架上,所述气体换向装置中具有气体管路,气体管路连接至吸附塔装置;所述吸附塔装置固定安装在内机箱的外表面,吸附塔装置由固定在内机箱外表面上的限位支架支撑,吸附塔装置上设置有氧气出口管;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安装在内机箱的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压缩机、散热装置、气体换向装置、变压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机箱的侧面设有第一侧板,吸附塔装置安装在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和底板一起预先连接在内机箱上,提高组织和拆卸的便捷性。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塔装置通过扎圈固定在第一侧板上,在吸附塔装置的外围用扎圈固定有氧气存储装置,氧气存储装置上设置有氧气出口管。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部件和冷凝管,风扇部件通过螺丝固定在内机箱的上表面上,冷凝管固定在风扇部件上方,气阀支架位于风扇部件上方一定距离,而且避开冷凝管,气阀支架的两侧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内机箱的内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气阀支架在其位于变压器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散热孔。变压器是较大功率的发热部件,开小孔可以增强对流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内机箱上具有第二侧板,第二侧边上安装有过滤器装置,空气进气管联通至进气接口。更进一步的,所述消音装置包括进气消音器和排气消音器,进气消音器通过螺母固定在内部安装空间的顶部,内机箱的一个侧面开设有腰型孔,排气消音器通过腰型孔灵活固定在内机箱的侧面,便于模块化组装和后续维修维护时的拆装。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分组式弥散制氧机,所述制氧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化内机组,多个模块化内机组中的氧气出口管并联连接至总管路。进一步的,所述制氧机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内机组的底座,在底座外侧设置有外框,所述底座由上设有把手和脚轮,底座中安装脚轮,便于制氧机在安装前期的移动。底座中含有把手,便于制氧机在安装前期的搬运。本专利技术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2.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由于上述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模块化内机组来实现对需要不同制氧流量的应用,避免库存配备多种压缩机、吸附塔装置等部件,最大程度的满足成本的进一步降低。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中,在进行模块化生产时,压缩机所占用的空间只要不超过箱体的内部安装空间,都可以使用,用一套机箱及其他设备,来配套不同流量型号的压缩机使用,减少仓储备料的类型,更主要的是,对于内机组的整体替换或内机组中的部件维修,都是十分快捷方便的,真正实现了应用于高原地区的弥散制氧机的模块化应用,为在高原环境下使用弥散制氧机提供更便利、更高质的硬件支持,也减少对该硬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内机组,该模块化内机组用于高原环境下的制氧供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组(1)包括内机箱(11)、压缩机(12)、消音装置(13)、散热装置(14)、气体换向装置(15)、吸附塔装置(17)、电路控制装置(18),其中:/n所述内机箱(11)的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可敞开的侧开口(111),内机箱(1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外部固定的底板(112),内机箱(11)的顶部具有可供气体流通的开口部(113),该内机箱(11)的内部形成内部安装空间(114);/n所述压缩机(12)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114)内,并且相对于底板(112)固定安装,在压缩机(1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21),压缩机(12)经由内机箱(11)的侧开口(111)装入到内机箱(11)内部,压缩机(12)连接有空气进气管(122)和压缩空气出气管(123);/n所述消音装置(13)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114)内,并且位于靠近侧开口(111)的一侧;/n所述散热装置(14)固定在内机箱(11)表面的开口部(113)上方;/n所述气体换向装置(15)安装在内机箱(11)的外表面,所述气体换向装置(15)中具有气体管路(151),气体管路(151)连接至吸附塔装置(17);/n所述吸附塔装置(17)固定安装在内机箱(11)的外表面,吸附塔装置(17)由固定在内机箱(11)外表面上的限位支架(173)支撑,吸附塔装置(17)上设置有氧气出口管(172);/n所述电路控制装置(18)安装在内机箱(11)的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压缩机(12)、散热装置(14)、气体换向装置(15)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内机组,该模块化内机组用于高原环境下的制氧供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组(1)包括内机箱(11)、压缩机(12)、消音装置(13)、散热装置(14)、气体换向装置(15)、吸附塔装置(17)、电路控制装置(18),其中:
所述内机箱(11)的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可敞开的侧开口(111),内机箱(1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外部固定的底板(112),内机箱(11)的顶部具有可供气体流通的开口部(113),该内机箱(11)的内部形成内部安装空间(114);
所述压缩机(12)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114)内,并且相对于底板(112)固定安装,在压缩机(1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21),压缩机(12)经由内机箱(11)的侧开口(111)装入到内机箱(11)内部,压缩机(12)连接有空气进气管(122)和压缩空气出气管(123);
所述消音装置(13)安装在内部安装空间(114)内,并且位于靠近侧开口(111)的一侧;
所述散热装置(14)固定在内机箱(11)表面的开口部(113)上方;
所述气体换向装置(15)安装在内机箱(11)的外表面,所述气体换向装置(15)中具有气体管路(151),气体管路(151)连接至吸附塔装置(17);
所述吸附塔装置(17)固定安装在内机箱(11)的外表面,吸附塔装置(17)由固定在内机箱(11)外表面上的限位支架(173)支撑,吸附塔装置(17)上设置有氧气出口管(172);
所述电路控制装置(18)安装在内机箱(11)的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压缩机(12)、散热装置(14)、气体换向装置(1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内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2)上开设有开口轨道(1121),压缩机(12)用推拉的方式使支撑板(121)沿底板(112)的开口轨道(1121)安装到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内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箱(11)的侧面设有第一侧板(115),吸附塔装置(17)安装在第一侧板(115)上,所述第一侧板(115)和底板(112)一起预先连接在内机箱(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内机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坚强蔡林泉张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鱼跃医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鱼跃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南京鱼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