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托盘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托盘箱。
技术介绍
物流运输领域的折叠式托盘箱可以节省空箱运输或仓储的空间和成本。现有的折叠式托盘箱的上盖有的是与箱体分离的,如一个可拆卸的整体上盖。这种折叠式托盘箱在折叠与组装时操作不太方便,且上盖容易丢失和损坏。还有的上盖分为两片式,参考图1所示的折叠式托盘箱10,两片上盖50分别铰接至侧壁30的顶部,折叠时上盖50随侧壁30一起折叠。这种折叠式托盘箱的折叠高度中包含两个上盖50的厚度,折叠高度比较高。为了空箱运输时增加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折叠式托盘箱的折叠高度应尽量降低,以使折叠的托盘箱装入集装箱运输时能多装一层。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托盘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托盘箱包括:/n底盘,所述底盘的四个角部设置有角立柱;/n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一侧,并绕第一侧壁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角立柱;/n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另一侧,并绕第二侧壁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角立柱,所述第二侧壁枢转轴线比所述第一侧壁枢转轴线高出距离C;/n第一上盖,所述第一上盖绕第一上盖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n第二上盖,所述第二上盖绕第二上盖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n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可在折叠状态和组立状态之间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托盘箱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的四个角部设置有角立柱;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一侧,并绕第一侧壁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角立柱;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另一侧,并绕第二侧壁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角立柱,所述第二侧壁枢转轴线比所述第一侧壁枢转轴线高出距离C;
第一上盖,所述第一上盖绕第一上盖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
第二上盖,所述第二上盖绕第二上盖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可在折叠状态和组立状态之间枢转,
在所述组立状态中,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之间沿水平方向的距离为J,所述第一上盖枢转轴线到与所述第一上盖相连的所述角立柱的内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F,所述第二上盖枢转轴线到与所述第二上盖相连的所述角立柱的内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F,C、F、和J满足C+J>2F,
在所述折叠状态中,所述第一上盖叠放至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上盖均位于所述第一上盖的第一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托盘箱,其特征在于,侧壁的厚度为W,所述F与所述W之间的关系满足:0.5W<F<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壁轴连接装置,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侧壁轴连接装置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角立柱,所述第二侧壁通过所述侧壁轴连接装置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角立柱,所述侧壁轴连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侧壁的底部两端的侧壁铰接轴和侧壁螺纹孔,以及与所述侧壁螺纹孔相配合的侧壁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托盘箱,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侧壁相连的所述角立柱上设置有侧壁铰接孔,用于接收所述侧壁铰接轴和所述侧壁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继军,孙士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大连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