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336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烘干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打包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打包模块包括抽真空机构以及封口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干果机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干果机,又名食物风干机,果蔬脱水机。是一种低温风干水果、蔬菜、药材、肉类等的机器。当人们风干完果疏后一般不会立即全部食用,往往要把风干的果蔬放入罐子、袋子中存储,但如果存储不抽真空,果干很容易发霉。现有技术中,干果机一般只有风干功能,因此,若使用者将食品风干后想将干果进行真空包装,只能另外使用真空包装机进行操作,而额外的设备使得消费者操作复杂,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干果机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食品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品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烘干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打包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打包模块包括抽真空机构以及封口机构。可选地,食品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容纳腔,设置在壳体内并在壳体处形成第一开口,抽真空机构与第一容纳腔连通,封口机构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可选地,抽真空机构包括:真空泵,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外侧;吸气头以及连接管,吸气头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通孔,连接管的一端与真空泵连接,吸气头的后端穿过通孔后与连接管连接。可选地,封口机构包括第一发热件以及与第一发热件配合的压紧件。可选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第一发热件为设置在凸台上的电热丝。可选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的第一盖板,压紧件为形成在第一盖板的朝向第一开口的表面的凸筋,第一盖板关闭第一开口时,凸筋与凸台抵接。可选地,凸台朝向第一盖板的表面具有倾斜面,第一发热件设置在倾斜面上,凸筋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段,第一盖板关闭第一开口时,弯折段的端部与倾斜面抵接。可选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可选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烘干模块用于对第二容纳腔内的空间进行加热。可选地,烘干模块包括:风机,设置在第二容纳腔的外侧,风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进风口与通风口连通,出风口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第二发热件,设置在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可选地,第二发热件为发热管。可选地,烘干模块还包括:滤网,设置在进风口和通风口之间。可选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置物架。可选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可选地,食品处理装置还包括收纳模块。可选地,收纳模块包括:第三容纳腔,设置在壳体内并在壳体处形成第二开口;收纳筒,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第二盖板,设置在第二开口处并且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开口。可选地,收纳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设置并与第二盖板配合的锁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本申请的食品处理装置时,先用烘干模块对食品进行风干。风干后,将食品装入包装内,抽真空机构将包装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封口机构将包装的口部封住,实现真空打包的技术效果。上述结构使得使用者在一台设备上即可实现食物的风干和真空打包操作,使用方便,体验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干果机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食品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食品处理装置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食品处理装置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C处放大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图5中D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通风口;20、烘干模块;21、风机;22、进风口;23、出风口;24、第二发热件;25、滤网;30、打包模块;31、抽真空机构;311、真空泵;312、吸气头;313、连接管;32、封口机构;321、第一发热件;322、压紧件;3221、弯折段;40、第一容纳腔;41、第一开口;42、通孔;43、凸台;431、斜面;50、第一盖板;60、密封结构;70、第二容纳腔;71、置物架;72、温度传感器;73、湿度传感器;80、收纳模块;81、第三容纳腔;82、第二开口;83、收纳筒;84、第二盖板;85、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0、烘干模块20以及打包模块30。其中,烘干模块20设置在壳体10内;打包模块30设置在壳体10内,打包模块30包括抽真空机构31以及封口机构32。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本申请的食品处理装置时,先用烘干模块20对食品进行风干。风干后,将食品装入包装内,抽真空机构31将包装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封口机构32将包装的口部封住,实现真空打包的技术效果。上述结构使得使用者在一台设备上即可实现食物的风干和真空打包操作,使用方便,体验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干果机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烘干模块20指的是对食物进行烘干的结构。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食品处理装置为干果机,烘干模块20用于将水果表面及内部的水分蒸发。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食品处理装置的加工对象并不限于干果。上述打包模块30指的是对装入食品的包装袋处理的结构,因而相应的,抽真空机构31用于将包装袋内的空气抽出,封口机构32用于将包装袋的口部封住。抽真空机构31和封口机构32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真空打包的操作。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n烘干模块(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n打包模块(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打包模块(30)包括抽真空机构(31)以及封口机构(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烘干模块(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
打包模块(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打包模块(30)包括抽真空机构(31)以及封口机构(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容纳腔(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在壳体(10)处形成第一开口(41),所述抽真空机构(31)与所述第一容纳腔(40)连通,所述封口机构(32)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4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机构(31)包括:
真空泵(31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的外侧;
吸气头(312)以及连接管(313),所述吸气头(312)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内,所述第一容纳腔(40)的侧壁设置有通孔(42),所述连接管(313)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311)连接,所述吸气头(312)的末端穿过所述通孔(42)后与所述连接管(3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机构(32)包括第一发热件(321)以及与所述第一发热件(321)配合的压紧件(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43),所述第一发热件(321)为设置在所述凸台(43)上的电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1)处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的第一盖板(50),所述压紧件(322)为形成在所述第一盖板(50)的朝向所述第一开口(41)的表面的凸筋,所述第一盖板(50)关闭所述第一开口(41)时,所述凸筋与所述凸台(43)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3)朝向所述第一盖板(50)的表面具有倾斜面(431),所述第一发热件(321)设置在所述倾斜面(431)上,所述凸筋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段(3221),所述第一盖板(50)关闭所述第一开口(41)时,所述弯折段(3221)的端部与所述倾斜面(4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成汪春节李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