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及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及产品,属于风电叶片制度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叶片的长度越来越长,其主梁制造的难度越来越高,包括纤维容易产生皱褶,灌注不良,碳纤维容易皱褶,主梁模具制造模具费用高,人工成本高等缺点。在主梁制作中,拉挤型材包括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型材,因为其纤维直,模量高,质量容易控制,受到材料厂、叶片厂、风电机组整机厂的高度关注,并投入了很多精力进行研发。采用传统方法使用碳纤维拉挤板材制作主梁或辅梁,成型后吊入壳体,与壳体一起真空灌注成型。多次灌注固化增加了制造过程的质量风险,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梁边侧面进行清理及多次吊装转运,使制造周期延长;壳体成型时采用传统连续毡容易在局部富集气泡,产生制造缺陷,严重影响叶片质量。检索到的相关现有专利有:1.CN200810121767.4-采用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方法;2.CN201811521862.3-一种碳纤维叶片整体成型模具;3.CN2 ...
【技术保护点】
1.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采用VARTM成型工艺制备叶片,其特征在于模具中叶片主梁对应区域铺设主梁夹芯(1),在主梁夹芯(1)左右两侧铺设自导流对接叠层(2),在自导流对接叠层(2)外侧铺设梁边夹芯(3),且在主梁夹芯(1)和自导流对接叠层(2)的底部铺设自导流织物(4),且自导流织物(4)铺设延伸至梁边夹芯(3)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采用VARTM成型工艺制备叶片,其特征在于模具中叶片主梁对应区域铺设主梁夹芯(1),在主梁夹芯(1)左右两侧铺设自导流对接叠层(2),在自导流对接叠层(2)外侧铺设梁边夹芯(3),且在主梁夹芯(1)和自导流对接叠层(2)的底部铺设自导流织物(4),且自导流织物(4)铺设延伸至梁边夹芯(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导流对接叠层(2)包括通过碳纤维拉挤成型的拉挤板材(21)和与拉挤板材(21)大小相应的层间自导流织物(22),拉挤板材(21)和层间自导流织物(22)交替叠层铺设形成自导流对接叠层(2),自导流对接叠层(2)的厚度与主梁夹芯(1)厚度相等,且侧面分别与主梁夹芯(1)和梁边夹芯(3)对接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挤板材(21)的厚度为2-10mm,层数不超到10层,自导流对接叠层(2)中最下层和最上层均为拉挤板材(21),拉挤板材(21)呈倾斜设置且靠近梁边夹芯(3)一侧的高度高于靠近主梁夹芯(3)一侧的高度,拉挤板材的倾斜角度为10度-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挤板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边角为圆角,最下层的拉挤板材(21)与自导流织物(4)不贴合,之间形成导流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夹芯(1)和梁边夹芯(3)均为Balsa,PVC或者PET材质,主梁夹芯(1)和梁边夹芯(3)均为多层且沿叶片宽度方向叠层设置,各层梁边夹芯(3)的形状随叶片外观形状的改变而变化,各层梁边夹芯(3)的横截面均为形状不等的四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叶片一体成型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自禄,何碧波,喻雄,崔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