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19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机。研磨机(1)包括:内壳体(3),其收装无刷马达(4);主轴(6),其配置于无刷马达(4)的前方;和外壳体(2),在其内侧配置有内壳体(3)且该外壳体(2)与后筒部(8)设置为一体,内壳体(3)和外壳体(2)通过与主轴(6)平行的连结杆(75)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另一方面,内壳体(3)通过配置于连结杆(75)的前方的筒状橡胶(80)被保持于外壳体(2)。据此,能够有效地减少振动或反作用力被传递给作者人员的情况,从而使使用感或操作性变得良好。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机(grinder),其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壳体的前部,朝下设置有能够将顶端工具安装在下端的最终输出轴。
技术介绍
研磨机还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壳体的前部朝下设置成为最终输出轴的主轴,并且在主轴的下端安装圆盘状研磨轮等顶端工具,从而能够通过顶端工具的旋转来进行研磨作业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1912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这样的研磨机中,有时由于高速旋转的马达的不平衡和被安装于主轴的顶端工具的不平衡会产生振动。该振动通过收装马达的壳体或被安装于壳体的侧手柄而被传递给作者人员的手,因此,存在会给作者人员带来不适感、或者给操作性带来影响的担忧。另外,在马达起动时或对顶端工具施加了负荷时,通过反作用力作用,壳体向与顶端工具的旋转方向相反的相反方向晃动,因此,这也成为使操作性变差的原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少传递给作者人员的振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磨机,其特征在于,/n包括内壳体、最终输出轴和外壳体,其中,/n所述内壳体收装马达;/n所述最终输出轴配置于所述马达的前方;/n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配置有所述内壳体且在所述外壳体上一体设置有手柄,/n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通过与所述最终输出轴平行的连结轴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n另一方面,所述内壳体通过配置于所述连结轴的前方的前侧弹性体被保持于所述外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0 JP 2019-108151;20200110 JP 2020-0030711.一种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壳体、最终输出轴和外壳体,其中,
所述内壳体收装马达;
所述最终输出轴配置于所述马达的前方;
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配置有所述内壳体且在所述外壳体上一体设置有手柄,
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通过与所述最终输出轴平行的连结轴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
另一方面,所述内壳体通过配置于所述连结轴的前方的前侧弹性体被保持于所述外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和所述连结轴通过后侧弹性体而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轴被直接保持于所述外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前侧弹性体中的任一方设置有第1卡合部,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前侧弹性体中的另一方设置有第1被卡合部,该第1被卡合部在以前后方向为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
在所述前侧弹性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任一方设置有第2卡合部,在所述前侧弹性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另一方设置有第2被卡合部,该第2被卡合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沼田文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