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原位增材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构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间化合物制备
,具体涉及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原位增材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新型材料在较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像如储氢材料FeTi、形状记忆材料NiTi、高温轻质化材料TiAl等等,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和原子排布,从而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抗蠕变性能、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以及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现阶段金属间化合物存在本征脆性,热变形能力差,切削困难,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现阶段主要的成形方法是铸造和高温锻压,但其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且难以制备复杂结构件。公开号为CN201910064302.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快速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TiAl合金板坯准备、TiAl合金板坯包套、TiAl合金前期包套轧制、TiAl合金后期包套轧制、去应力退火及包套去除。该方法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板材需要步骤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公开号为CN10675661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FeAl泡沫金属的制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原位增材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双丝或多丝增材制造设备,通过分别控制单个丝材的送丝速度实现成分控制,送入到同一熔池中,在熔池中原位合金化,获得金属间化合物;同时结合增材制造的逐层沉积,实现金属间化合物构件的一体化成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原位增材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双丝或多丝增材制造设备,通过分别控制单个丝材的送丝速度实现成分控制,送入到同一熔池中,在熔池中原位合金化,获得金属间化合物;同时结合增材制造的逐层沉积,实现金属间化合物构件的一体化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原位增材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铁铝金属间化合物、钛镍金属间化合物或镍铝金属间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原位增材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丝材的送丝速度依据需求进行设定,具体为:根据丝材的合金元素质量分数、密度等计算两种材料的送丝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x和Ax分别为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原子分数;Exi(i=1,2……,n)为不同导线中某个元素的质量分数;WFSi为送丝速度,单位为mm/min;Di为丝材直径,单位为mm;ρi为丝材的密度,单位为g/cm3;Mx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送丝速度范围为300mm/min-3000m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材制造方法原位增材制备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材方法包括CMT增材制造、等离子弧增材制造、TIG增材制造、MIG增材制造或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强,周琦,孔见,彭勇,高显鹏,郭顺,杨子威,王朋坤,顾锁林,万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