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硅薄规格取向硅钢的窄搭接滚压缝焊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16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硅薄规格取向硅钢的窄搭接滚压缝焊焊接方法:1、将前行带钢带尾和后行带钢带头经剪切板形不良部分后分别停在焊机出入口夹钳处,确保板形良好;前后行带钢为取向硅钢,硅含量3.0‑3.5%,厚0.2‑0.3mm;2、前后行带钢对中,带钢中心线偏差±3mm内;3、对搭接部分的带钢进行刷扫,去除表面氧化膜、污染物及杂质,刷轮间隙0.2‑0.3mm;4、在前后行带钢搭接前,两者间放入碳钢材质板料;带钢搭接量1‑1.2mm,搭接补偿量0.5‑0.6mm;板料厚0.2‑0.3mm,宽6‑9mm;按重量比,板料成分:C:0.02~0.07%、Mn:0~0.9%、Al:0.02~0.06%、P:0~0.02%、Si:0~0.03%,余量为铁;5、焊缝焊接电流8‑8.5KA,焊接压力6‑7KN;焊接速度10‑15mpm;焊接电极将钢材熔化后,碾压轮以11‑15KN碾压力随焊轮将焊缝压平整、光洁。

A narrow lap rolling seam welding method for high silicon thin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硅薄规格取向硅钢的窄搭接滚压缝焊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高硅薄规格取向硅钢的窄搭接滚压缝焊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取向硅钢硅含量高且带钢薄,硅含量最高达3.5%,厚度一般为0.23~0.3mm。并且硅含量越高,材料韧性和塑性越差,申请号为200810301407.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冷轧酸轧联合机组生产中使用的无取向电工钢头尾闪光焊接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焊缝的质量。该工艺方法为:前卷无取向电工钢与后卷无取向电工钢之间插入与无取向电工钢同厚度和同宽度的低碳钢系列钢材,使低碳钢系列钢材的头部与后卷无取向电工钢的尾部焊接,低碳钢系列钢材的尾部与后卷无取向电工钢的头部焊接。无取向电工钢的焊缝质量可大幅度提高,尤其适合在冷轧酸轧联合机组的带钢生产作业中推广使用。该方法适用于冷轧酸轧联合机组的闪光焊接,另外必须将低碳钢与同厚度和同宽度的无取向电工钢焊接,无法实现无取向电工钢对焊,对生产组织有一定要求。其次,取向钢硅钢硅含量更高,带钢更薄,更难焊接。搭接焊机的焊接原理是将两块材料(带钢),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硅薄规格取向硅钢的窄搭接滚压缝焊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方法:/n1)、将前行带钢带尾和后行带钢带头经剪切板形不良部分后分别停留在焊机出、入口夹钳处,确保带钢板形良好;所述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为取向硅钢,其硅含量为3.0-3.5%,带钢厚度为0.2-0.3mm;/n2)、将所述前行带钢与后行带钢对中,确保带钢中心线偏差在±3mm内;/n3)、利用刷轮对搭接部分的带钢表面进行刷扫,并去除带钢表面氧化膜、污染物及杂质,刷轮间隙控制在0.2~0.3mm;/n4)、在前形带钢和后行带钢搭接前,在两者间放入碳钢材质的板料;带钢搭接量控制在1~1.2mm,并将搭接补偿量控制在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硅薄规格取向硅钢的窄搭接滚压缝焊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1)、将前行带钢带尾和后行带钢带头经剪切板形不良部分后分别停留在焊机出、入口夹钳处,确保带钢板形良好;所述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为取向硅钢,其硅含量为3.0-3.5%,带钢厚度为0.2-0.3mm;
2)、将所述前行带钢与后行带钢对中,确保带钢中心线偏差在±3mm内;
3)、利用刷轮对搭接部分的带钢表面进行刷扫,并去除带钢表面氧化膜、污染物及杂质,刷轮间隙控制在0.2~0.3mm;
4)、在前形带钢和后行带钢搭接前,在两者间放入碳钢材质的板料;带钢搭接量控制在1~1.2mm,并将搭接补偿量控制在0.5~0.6mm;板料厚度为0.2~0.3mm,宽度为6~9mm;按重量百分比,所述碳钢材质的板料的化学成分含量为:C:0.02~0.07%、Mn:0~0.9%、Al:0.02~0.06%、P:0~0.02%、Si:0~0.03%,余量为铁;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盼邹忠魁余伟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