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02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包括卡设于电缆表面并可沿着电缆移动的贴合环,在贴合环沿着电缆移动时可阻隔电缆表面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将电缆表面的火焰扑灭,实现了定点扑灭电缆上火焰的目的,且效率较高,灭火及时;包括同步贴合环移动的外环,所述外环上设有可将其内部的灭火介质送入电缆一圈的圆孔,在外环同步贴合环移动时,外环中灭火介质通过圆孔送入电缆外部并将电缆外圈的火焰扑灭,灭火介质可定向输送在电缆表面用于扑灭电缆表面的火焰,灭火效率高,不会存在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
技术介绍
换流变的作用是为换流阀提供整流电源,换流变压器与换流阀一起构成换流器,实现交直流的相互转换,并实现交直流的相互电气隔离。换流变市场特变电工优势显著。智能巡检设备可用于巡检换流变区域发生的一些电力事故并将发生的电力事故及时通知工作人员,避免进一步的严重损失。现有技术中,智能巡检设备往往只能起到巡检的作用,在巡检到发生火灾等情况时不能对火灾进行及时的补救,只能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的这一时间过程中足以发生严重的损失;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包括卡设于电缆表面并可沿着电缆移动的贴合环,在贴合环沿着电缆移动时可阻隔电缆表面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将电缆表面的火焰扑灭,实现了定点扑灭电缆上火焰的目的,且效率较高,灭火及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应急机构,包括:卡设于电缆表面并可沿着电缆移动的贴合环,在贴合环沿着电缆移动时可阻隔电缆表面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将电缆表面的火焰扑灭;同步贴合环移动的外环,所述外环上设有可将其内部的灭火介质送入电缆一圈的圆孔,在外环同步贴合环移动时,外环中灭火介质通过圆孔送入电缆外部并将电缆外圈的火焰扑灭。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贴合环的一端设有可弹性变形并供电缆卡设入贴合环中的弹性片,所述外环的一端开口,弹性片的端部固定在外环的开口处,贴合环在外环的两侧设有两组。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与贴合环一体连接,贴合环的一端设有相合的开口,开口的两端均设有弧形状并易于外部的电缆卡入贴合环中的弹性片,在巡检设备监测到换流变中电缆位置存在起火现象时,巡检设备移动到此处电缆位置,并通过移动贴合环、夹持部件使得贴合环、夹持部件对准电缆,首先,再次移动夹持部件并使夹持部件咬合在电缆的两侧,再移动贴合环,将贴合环卡设于电缆的外表面,同时启动送出单元,送出单元将存储箱内部的灭火介质从圆孔准确的送入到电缆外圈处,实现准确灭火,节省灭火介质,其中灭火介质可使用适用于电缆灭火的干粉等,而干粉灭火的同时启动巡检设备,巡检设备沿着电缆移动,此时,贴合环套设在电缆上,将电缆外表面的覆盖住,阻隔空气,实现进一步灭火的效果,贴合环两边的夹持部件起到对电缆牵引整理的效果,使得贴合环顺利在电缆表面滑动沿着电缆表面进行灭火,灭火效率高。装置中,贴合环使用阻燃材料制作,贴合环的宽度根据实际足以阻隔电缆外表面与空气并可阻断电缆两端的火焰而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孔在外环的内部设有多组,所述外环的下方设有用于存储灭火介质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上方设有可开合的封盖,所述存储箱的底部设有斜面,存储箱的内部还设有将存储箱内部存储的灭火介质输送至送出单元的输送装置,所述存储箱的上方设有将存储箱中灭火介质输送出的送出单元,所述送出单元的端部设有将送出单元送出的灭火介质送入至外环内部的输送管道。需要说明的是,存储箱用于存储灭火介质,启动送出单元时,可将存储箱内部的灭火介质输送至外环的内部并从外环内侧的圆孔喷出进行灭火,输送管道预留一定长度,可适应外环、夹持部件的移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存储箱内部并连通在送出单元底部的送出管、送出管端部的软管、软管端部的吸头,所述吸头呈球形壳体结构,吸头的表面设有多组供存储箱内部的存储介质进入的吸孔,进入吸头中的灭火介质由于送出单元启动时的吸力作用而依次通过软管、送出管被输送到输送管道中。进一步的,在送出单元启动将存储箱中灭火介质吸出时,灭火介质以高速进入吸头中时会带动吸头滚动,从而将存储箱底部存储的灭火介质完全吸出,不易存在残留和浪费,而存储箱底部的斜面可将其内部的灭火介质导入其底端并供吸头完全吸出。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头的一端连通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端部外圈处一体设有限位环,所述软管的端部固定设有用于包覆连接管端部的限位环并阻止连接管脱落的咬环,所述咬环的一端设有可弹性变形并将咬环的开口扩大而使限位环包覆于咬环中的弹性段。具体的,咬环通过可弹性变形的弹性段易于将限位环包覆住,方便拆装和使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环的两侧设有将卡设于贴合环中的电缆两端活动夹持固定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一对可弹性变形并将电缆咬合住的夹环,一对夹环组成开口并可用于咬合电缆的圆环结构,所述夹环的内侧固定设有接触电缆表面避免磨损的弹性阻燃垫,所述夹环的一侧设有可推动一对夹环咬合的伸缩单元。本实施例中,弹性阻燃垫可弹性变形,使得夹环咬合住电缆时,电缆可在夹环中移动,夹环主要起到夹持电缆避免电缆因发生火灾散乱而影响贴合环卡设于电缆表面并移动灭火的现象,伸缩单元可使用电动推杆等。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环、夹持部件的侧面分别设有可推动外环、夹持部件以平行于其底部地面移动的第二推动单元、第三推动单元,所述第二推动单元、第三推动单元的下方设有可推动第二推动单元、第三推动单元相对其底部地面垂直升降而带动外环、夹持部件升降的第一推动单元,所述第一推动单元的顶部固定设有横向板,所述横向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在第二推动单元、第三推动单元端部的竖向板,所述第三推动单元的端部固定在一对夹环的中部,所述外环的两端分别活动铰接在第三推动单元的表面与夹环表面固定设置的肋板上。所述第二推动单元、第三推动单元和第一推动单元均可使用电动推杆、气缸等机构,第一推动单元垂直设置于载体的表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竖向板的表面设有供输送管道活动穿过的导向孔。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孔起到导向输送管道的作用,避免输送管道发生缠绕散乱的现象。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应急机构,还包括:承载应急机构并可在地面移动的载体,所述载体上设有用于巡检换流变区域的监控单元。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存储箱固定在载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推动单元的底部固定在载体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包括卡设于电缆表面并可沿着电缆移动的贴合环,在贴合环沿着电缆移动时可阻隔电缆表面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将电缆表面的火焰扑灭,实现了定点扑灭电缆上火焰的目的,且效率较高,灭火及时;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急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换流变智能巡检设备,包括同步贴合环移动的外环,所述外环上设有可将其内部的灭火介质送入电缆一圈的圆孔,在外环同步贴合环移动时,外环中灭火介质通过圆孔送入电缆外部并将电缆外圈的火焰扑灭,灭火介质可定向输送在电缆表面用于扑灭电缆表面的火焰,灭火效率高,不会存在浪费。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卡设于电缆表面并可沿着电缆移动的贴合环,在贴合环沿着电缆移动时可阻隔电缆表面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将电缆表面的火焰扑灭;/n同步贴合环移动的外环,所述外环上设有可将其内部的灭火介质送入电缆一圈的圆孔,在外环同步贴合环移动时,外环中灭火介质通过圆孔送入电缆外部并将电缆外圈的火焰扑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设于电缆表面并可沿着电缆移动的贴合环,在贴合环沿着电缆移动时可阻隔电缆表面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将电缆表面的火焰扑灭;
同步贴合环移动的外环,所述外环上设有可将其内部的灭火介质送入电缆一圈的圆孔,在外环同步贴合环移动时,外环中灭火介质通过圆孔送入电缆外部并将电缆外圈的火焰扑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环的一端设有可弹性变形并供电缆卡设入贴合环中的弹性片,所述外环的一端开口,弹性片的端部固定在外环的开口处,贴合环在外环的两侧设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在外环的内部设有多组,所述外环的下方设有用于存储灭火介质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上方设有可开合的封盖,所述存储箱的底部设有斜面,存储箱的内部还设有将存储箱内部存储的灭火介质输送至送出单元的输送装置,所述存储箱的上方设有将存储箱中灭火介质输送出的送出单元,所述送出单元的端部设有将送出单元送出的灭火介质送入至外环内部的输送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存储箱内部并连通在送出单元底部的送出管、送出管端部的软管、软管端部的吸头,所述吸头呈球形壳体结构,吸头的表面设有多组供存储箱内部的存储介质进入的吸孔,进入吸头中的灭火介质由于送出单元启动时的吸力作用而依次通过软管、送出管被输送到输送管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的一端连通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端部外圈处一体设有限位环,所述软管的端部固定设有用于包覆连接管端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维嵩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