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98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包括成型膜盘和与成型膜盘相匹配的成型膜盖,以及成型膜盖和成型膜盘合并构成的用于让修复面膜吸收精华液的浸泡腔,在所述成型膜盖上设置有与浸泡腔连通的加液机构,在所述成型膜盘上设置有冷却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将浸泡完精华液后的修复面膜进行降温处理,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回收浸泡腔中剩余的精华液并使剩余精华液循环进入浸泡腔进行重复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液机构向浸泡腔中加入精华液供膜布浸润吸收,并且在浸润吸收完成后启动位于浸泡腔下方的冷却机构,对浸泡腔内部进行迅速冷却降温,可以提高面膜成型效率的同时避免面膜成品长时间滞留在空气中导致污染危险系数增大。

A shaping device for repairing facial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面膜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目前粉末调和、高岭土、无纺布、蚕丝面膜、天丝面膜、生物纤维面膜、不织布面膜材质的面膜使用十分广泛,面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弥补卸妆与洗脸仍然不足的清洁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其它精华成分实现其它的保养功能,例如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面膜制作过程通常是先将膜布裁剪成型,放置到成型膜盘中然后将精华液等营养物质加入成型膜盘中,使膜布浸润在精华液中,待膜布吸收精华液到饱和状态获得成品修复面膜;当前使用的面膜成型膜盘通常在精华液浸润吸收完成后需要取出进行自然晾凉,效率降低的同时增加了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长,增大了污染的可能性,之后进行后续包装存储,而且使用后会将剩余在成型膜盘中的精华液做丢弃处理,造成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然晾凉造成效率低下和一次性使用精华液导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包括成型膜盘和与成型膜盘相匹配的成型膜盖,以及成型膜盖和成型膜盘合并构成的用于让修复面膜吸收精华液的浸泡腔,在所述成型膜盖上设置有与浸泡腔连通的加液机构,在所述成型膜盘上设置有冷却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将浸泡完精华液后的修复面膜进行降温处理,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回收浸泡腔中剩余的精华液并使剩余精华液循环进入浸泡腔进行重复使用;所述加液机构包括保温储液腔,以及位于保温储液腔和浸泡腔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液通孔,多个所述进液通孔的排布与浸泡腔上表面形状相一致,所述进液通孔的一端与保温储液腔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浸泡腔上端相接触,所述保温储液腔下端、进液通孔和浸泡腔上端依次连通构成供所述修复面膜精华液进入的进液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储液腔的外周部设有加热圈层,所述加热圈层由多条均匀铺设的环形加热线圈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浸泡腔下方的冷却腔和分别设置在冷却腔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前端设有冰盒,所述进风口和冰盒之间设置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的风力范围与进风口口径面积相一致,所述冰盒、吹风装置的风嘴和进风口处于同一直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冰盒内部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冰块的冰格,所述冰格为块状结构,所述块状结构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向冰格中放置冰块的置冰口,所述块状结构与进风口口径平面相齐平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网眼结构,所述网眼结构用于将冰格内部的低温空气流通到冰格外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管道和设置在回收管道中部的回收动力装置,所述回收管道的一端与浸泡腔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保温储液腔的顶部相连,所述浸泡腔下端、回收管道和保温出液腔上端依次连通构成供剩余修复面膜精华液流动的回收通道,所述回收动力装置为剩余修复面膜精华液在回收通道中流动提供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储液腔的顶部设有用于补偿储液腔内部存储的修复精华液的补偿进液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口的口径小于进风口的口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冰盒的底部设有接水池,所述接水池的开口处朝向冰格所在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成型膜盘上表面的形状与所述修复面膜的形状相一致,并且成型膜盘上表面在对应于修复面膜上嘴部和眼部空缺位置处具有凸起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膜布放置在浸泡腔中,通过加液机构向浸泡腔中加入精华液供膜布浸润吸收,并且在浸润吸收完成后启动位于浸泡腔下方的冷却机构,对浸泡腔内部进行迅速冷却降温,可以提高面膜成型效率的同时避免面膜成品长时间滞留在空气中导致污染危险系数增大,而且在浸润吸收完成后会通过回收机构将浸泡腔中的剩余精华液回收到加料机构中,进行后续的循环使用,如此避免一次性使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膜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膜盖和连接板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盒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成型膜盘;2-成型膜盖;3-浸泡腔;4-加液机构;5-冷却机构;6-回收机构;7-加热圈层;8-冰盒;9-吹风装置;10-补偿进液口;401-保温储液腔;402-连接板;4021-进液通孔;501-冷却腔;502-进风口;503-出风口;601-回收管道;602-回收动力装置;801-冰格;802-置冰口;803-网眼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包括成型膜盘1和与成型膜盘1相匹配的成型膜盖2,以及成型膜盖2和成型膜盘1合并构成的用于让修复面膜吸收精华液的浸泡腔3,在成型膜盖2上设置有与浸泡腔3连通的加液机构4,在成型膜盘1上设置有冷却机构5和回收机构6,冷却机构5用于将浸泡完精华液后的修复面膜进行降温处理,回收机构6用于回收浸泡腔3中剩余的精华液并使剩余精华液循环进入浸泡腔3进行重复使用;其中,成型膜盘1上表面向内凹陷有与修复面膜的形状相一致的无顶腔体,并且成型膜盘1上表面在对应于修复面膜上嘴部和眼部空缺位置处具有凸起结构,成型膜盖2和成型膜盘1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合并或分离,该外力可以由液缸、气缸等升降设备提供,将面膜干燥膜布放置在浸泡腔3中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将干燥膜布平铺放置在成型膜盘1的上表面,干燥膜布上嘴部和眼部对应放置在成型膜盘1上的嘴部和眼部的凸起结构上进行位置限定,然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膜盘(1)和与成型膜盘(1)相匹配的成型膜盖(2),以及成型膜盖(2)和成型膜盘(1)合并构成的用于让修复面膜吸收精华液的浸泡腔(3),在所述成型膜盖(2)上设置有与浸泡腔(3)连通的加液机构(4),在所述成型膜盘(1)上设置有冷却机构(5)和回收机构(6),所述冷却机构(5)用于将浸泡完精华液后的修复面膜进行降温处理,所述回收机构(6)用于回收浸泡腔(3)中剩余的精华液并使剩余精华液循环进入浸泡腔(3)进行重复使用;/n所述加液机构(4)包括保温储液腔(401),以及位于保温储液腔(401)和浸泡腔(3)之间的连接板(402),所述连接板(402)上开设有多个进液通孔(4021),多个所述进液通孔(4021)的排布与浸泡腔(3)上表面形状相一致,所述进液通孔(4021)的一端与保温储液腔(401)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浸泡腔(3)上端相接触,所述保温储液腔(401)下端、进液通孔(4021)和浸泡腔(3)上端依次连通构成供所述修复面膜精华液进入的进液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膜盘(1)和与成型膜盘(1)相匹配的成型膜盖(2),以及成型膜盖(2)和成型膜盘(1)合并构成的用于让修复面膜吸收精华液的浸泡腔(3),在所述成型膜盖(2)上设置有与浸泡腔(3)连通的加液机构(4),在所述成型膜盘(1)上设置有冷却机构(5)和回收机构(6),所述冷却机构(5)用于将浸泡完精华液后的修复面膜进行降温处理,所述回收机构(6)用于回收浸泡腔(3)中剩余的精华液并使剩余精华液循环进入浸泡腔(3)进行重复使用;
所述加液机构(4)包括保温储液腔(401),以及位于保温储液腔(401)和浸泡腔(3)之间的连接板(402),所述连接板(402)上开设有多个进液通孔(4021),多个所述进液通孔(4021)的排布与浸泡腔(3)上表面形状相一致,所述进液通孔(4021)的一端与保温储液腔(401)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浸泡腔(3)上端相接触,所述保温储液腔(401)下端、进液通孔(4021)和浸泡腔(3)上端依次连通构成供所述修复面膜精华液进入的进液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储液腔(401)的外周部设有加热圈层(7),所述加热圈层(7)由多条均匀铺设的环形加热线圈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面膜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设置在浸泡腔(3)下方的冷却腔(501)和分别设置在冷却腔(501)两侧的进风口(502)和出风口(503),所述进风口(502)前端设有冰盒(8),所述进风口(502)和冰盒(8)之间设置有吹风装置(9),所述吹风装置(9)的风力范围与进风口(502)口径面积相一致,所述冰盒(8)、吹风装置(9)的风嘴和进风口(502)处于同一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靖仪刘纳陈巧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爱百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