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中雷专利>正文

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98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生活辅助用品技术领域。该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包括盆体,所述盆体顶部后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入水口与药液桶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导水管的一端连通,且导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盆体内并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水管的内腔与导液管的内腔连通。该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通过刷毛对患者脚底的死皮进行刷除,同时通过摩擦棒对患者脚趾之间缝隙处的死皮进行清理,有效替代了患者双脚互搓去除死皮的方式,同时解决了现有脚气治疗装置无法对患者脚部死皮进行充分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及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7日,申请号为CN201811262621.1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辅助用品
,具体为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脚气患者最明显的病征即为脚部泛起死皮,死皮上附带较多引起脚气的真菌,在泡脚治疗过程中患者若通过双脚互搓的方式去除死皮,则无法有效清理脚趾之间缝隙中的死皮,若通过手去除死皮则会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如中国专利技术公开号为:CN107789727A的一种医疗用脚气治疗装置,包括脚气治疗底板和长度调节板,脚气治疗底板一端通过调节连接架连接有长度调节板,脚气治疗底板上前侧等距连接有四个橡胶凸柱,通过设有橡胶凸柱,可以将患者脚部每个脚趾头分隔开,可以通风,但该装置无法对患者脚底以及脚趾缝隙处的死皮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解决了现有脚气治疗装置无法对患者脚部死皮进行充分清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包括盆体,所述盆体顶部后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入水口与药液桶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导水管的一端连通,且导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盆体内并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水管的内腔与导液管的内腔连通,且导液管的底部呈排状固定连接有六根分流管,所述导液管与分流管的背面均固定连接在盆体的内壁后侧,所述分流管底端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背面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盆体的内壁后侧,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清洁机构,且清洁机构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传动带的右端套接在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防水电机固定安装在盆体内右壁的底部。所述清洁机构的下方设置有隔板,且隔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底部贴合,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盆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且隔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的顶端,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的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盆体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盆体内右壁的底部穿插有排水管的左端,且排水管的右端贯穿盆体右侧的底部并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盆体内左壁的底部穿插有进水管的右端,且进水管的左端贯穿盆体左侧的底部并设置有进水阀。优选的,所述隔板内呈排状固定连接有斜板,且斜板的右侧相对盆体的内底部倾斜。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空心管、球轴、密封轴承、转筒、导液腔、通管、出液口、隔片、出液孔、刷毛、摩擦棒、排液孔和摩擦球。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前端通过球轴活动连接在盆体的内壁前侧,且空心管的后端贯穿固定板的正面并延伸至固定板的背面通过密封轴承与分流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空心管上套装有转筒,且转筒内开设有导液腔,所述空心管的内腔通过通管与导液腔连通,且转筒的侧表面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导液腔的内腔连通,且出液口内嵌有隔片,所述隔片上开设有出液孔,且出液孔的两端分别与转筒的外部和出液口的内腔连通,所述隔片相背导液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转筒的侧表面呈环绕状穿插有摩擦棒,且摩擦棒插接在转筒内的一端与导液腔连通,所述摩擦棒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呈列状开设有排液孔,且排液孔与摩擦棒的外部连通,所述转筒侧表面的中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摩擦球。优选的,所述刷毛位于每两个相邻摩擦棒之间,且刷毛的根部与出液孔之间留有间隙。优选的,所述斜板的左侧与位于转筒底部的刷毛接触,且刷毛等距分布在转筒的侧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摩擦棒位于转筒外侧的一端弯折处为钝角,且摩擦棒的材质为软质橡胶。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隔板的自重,且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盆体内壁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通过水泵对药液桶内的药液加压后经由导水管、导液管和分流管导入清洁机构内,同时通过防水电机与传动带驱动清洁机构,通过刷毛对患者脚底的死皮进行刷除,同时通过摩擦棒对患者脚趾之间缝隙处的死皮进行清理,有效替代了患者双脚互搓去除死皮的方式,同时解决了现有脚气治疗装置无法对患者脚部死皮进行充分清理的问题。(2)、该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导液腔内的药液经由出液孔和排液孔排出,与出液孔靠近的刷毛接触药液后与患者脚部接触,从而在达到涂抹药液的同时刷除了患者脚部的死皮,通过摩擦棒侧表面上开设的排液孔将药液涂抹至患者的脚趾处,同时能够将患者脚趾处的死皮擦下,在对患者脚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起到了对死皮的清理工作。(3)、该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通过在清洁机构下方设置隔板,以及隔板内斜板的特殊设计,从而能够使刷除死皮后的刷毛转动至斜板上方并与斜板接触,从而通过斜板刮下刷毛上的死皮并收纳至隔板下方,同时通过斜板形状的特殊设计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沉积在盆体内底部的死皮随盆体内水体晃动漂至患者脚部的情况出现。(4)、该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通过在盆体右侧设置排水管以及排水阀,以及盆体左侧进水管和进水阀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在使用后通过进水管进水将积攒在盆体内底部的死皮经由排水管从盆体内排出,有效保证了该装置的重复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空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盆体、2水泵、3药液桶、4导水管、5导液管、6分流管、7固定板、8清洁机构、9传动带、10防水电机、11隔板、12斜板、13限位块、14复位弹簧、15固定块、16排水管、17排水阀、18进水管、19进水阀、801空心管、802球轴、803密封轴承、804转筒、805导液腔、806通管、807出液口、808隔片、809出液孔、810刷毛、811摩擦棒、812排液孔、813摩擦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包括盆体1,盆体1顶部后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2,且水泵2的入水口与药液桶3的底部连通,水泵2的出水口与导水管4的一端连通,且导水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盆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导液管5,导水管4的内腔与导液管5的内腔连通,且导液管5的底部呈排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包括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1)顶部后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2),且水泵(2)的入水口与药液桶(3)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与导水管(4)的一端连通,且导水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盆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导液管(5),所述导水管(4)的内腔与导液管(5)的内腔连通,且导液管(5)的底部呈排状固定连接有六根分流管(6),所述导液管(5)与分流管(6)的背面均固定连接在盆体(1)的内壁后侧,所述分流管(6)底端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背面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盆体(1)的内壁后侧,所述固定板(7)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清洁机构(8),且清洁机构(8)通过传动带(9)驱动,所述传动带(9)的右端套接在防水电机(10)的输出轴上,且防水电机(10)固定安装在盆体(1)内右壁的底部;/n所述清洁机构(8)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1),且隔板(1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块(13)的底部贴合,两个所述限位块(13)的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盆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隔板(1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14)的顶端,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4)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15)的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盆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盆体(1)内右壁的底部穿插有排水管(16)的左端,且排水管(16)的右端贯穿盆体(1)右侧的底部并设置有排水阀(17),所述盆体(1)内左壁的底部穿插有进水管(18)的右端,且进水管(18)的左端贯穿盆体(1)左侧的底部并设置有进水阀(19),所述隔板(11)内呈排状固定连接有斜板(12),且斜板(12)的右侧相对盆体(1)的内底部倾斜;/n所述清洁机构(8)包括空心管(801)、球轴(802)、密封轴承(803)、转筒(804)、导液腔(805)、通管(806)、出液口(807)、隔片(808)、出液孔(809)、刷毛(810)、摩擦棒(811)、排液孔(812)和摩擦球(813);所述空心管(801)的前端通过球轴(802)活动连接在盆体(1)的内壁前侧,且空心管(801)的后端贯穿固定板(7)的正面并延伸至固定板(7)的背面通过密封轴承(803)与分流管(6)的底端连通,所述空心管(801)上套装有转筒(804),且转筒(804)内开设有导液腔(805),所述空心管(801)的内腔通过通管(806)与导液腔(805)连通,且转筒(804)的侧表面上开设有出液口(807),所述出液口(807)与导液腔(805)的内腔连通,且出液口(807)内嵌有隔片(808),所述隔片(808)上开设有出液孔(809),且出液孔(809)的两端分别与转筒(804)的外部和出液口(807)的内腔连通,所述隔片(808)相背导液腔(8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刷毛(810),所述转筒(804)的侧表面呈环绕状穿插有摩擦棒(811),且摩擦棒(811)插接在转筒(804)内的一端与导液腔(805)连通,所述摩擦棒(811)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呈列状开设有排液孔(812),且排液孔(812)与摩擦棒(811)的外部连通,所述转筒(804)侧表面的中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摩擦球(813);/n所述刷毛(810)位于每两个相邻摩擦棒(811)之间,且刷毛(810)的根部与出液孔(809)之间留有间隙;/n所述斜板(12)的左侧与位于转筒(804)底部的刷毛(810)接触,且刷毛(810)等距分布在转筒(804)的侧表面上;/n所述复位弹簧(14)的弹力大于隔板(11)的自重,且隔板(11)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盆体(1)内壁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脚趾缝隙死皮清理的脚气患者泡脚装置,包括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1)顶部后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2),且水泵(2)的入水口与药液桶(3)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与导水管(4)的一端连通,且导水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盆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导液管(5),所述导水管(4)的内腔与导液管(5)的内腔连通,且导液管(5)的底部呈排状固定连接有六根分流管(6),所述导液管(5)与分流管(6)的背面均固定连接在盆体(1)的内壁后侧,所述分流管(6)底端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背面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盆体(1)的内壁后侧,所述固定板(7)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清洁机构(8),且清洁机构(8)通过传动带(9)驱动,所述传动带(9)的右端套接在防水电机(10)的输出轴上,且防水电机(10)固定安装在盆体(1)内右壁的底部;
所述清洁机构(8)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1),且隔板(1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块(13)的底部贴合,两个所述限位块(13)的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盆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隔板(1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14)的顶端,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4)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15)的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盆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盆体(1)内右壁的底部穿插有排水管(16)的左端,且排水管(16)的右端贯穿盆体(1)右侧的底部并设置有排水阀(17),所述盆体(1)内左壁的底部穿插有进水管(18)的右端,且进水管(18)的左端贯穿盆体(1)左侧的底部并设置有进水阀(19),所述隔板(11)内呈排状固定连接有斜板(12),且斜板(12)的右侧相对盆体(1)的内底部倾斜;
所述清洁机构(8)包括空心管(801)、球轴(802)、密封轴承(803)、转筒(804)、导液腔(805)、通管(806)、出液口(807)、隔片(808)、出液孔(809)、刷毛(810)、摩擦棒(811)、排液孔(812)和摩擦球(813);所述空心管(801)的前端通过球轴(802)活动连接在盆体(1)的内壁前侧,且空心管(801)的后端贯穿固定板(7)的正面并延伸至固定板(7)的背面通过密封轴承(803)与分流管(6)的底端连通,所述空心管(801)上套装有转筒(804),且转筒(804)内开设有导液腔(805),所述空心管(801)的内腔通过通管(806)与导液腔(805)连通,且转筒(804)的侧表面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雷
申请(专利权)人:刘中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