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9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手术室护理领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底端四角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主架,所述底架的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主架的底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导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躺板、滑槽、滑轮和电机,当将躺板上的病人移动到手术台上时,需要启动电机,直到将躺板高度与手术台高度对应,然后将主架底端一侧的第二插销向下拉动,使一端的第二卡块从第二卡槽脱离,进入底槽内,解除对躺板的限位关系,然后将躺板沿着滑槽向外推出,将躺板与病人推动到手术台上,然后对病人进行固定,再将躺板沿着滑槽拉回,避免通过人力进行抬抱,增加对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手术室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临床上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将受伤的病人搬移到手术床上,主要通过对接车和手术推车实现转移,而将病人转移至手术床上时一般用多人抬抱的方式。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对接装置在对病人进行对接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并且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缺少一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躺板、滑槽、滑轮和电机,当将躺板上的病人移动到手术台上时,需要启动电机,直到将躺板高度与手术台高度对应,然后将主架底端一侧的第二插销向下拉动,使一端的第二卡块从第二卡槽脱离,进入底槽内,解除对躺板的限位关系,然后将躺板沿着滑槽向外推出,将躺板与病人推动到手术台上,然后对病人进行固定,再将躺板沿着滑槽拉回,避免通过人力进行抬抱,增加对接的安全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不便对病人进行对接移动导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底端四角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主架,所述底架的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主架的底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导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外表面套设有传动带,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架的上端位于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主架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轮,所述主架的内部设置有躺板,所述主架的内部开设有底槽,所述主架的底端插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躺板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磁块,所述第二卡块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侧架,所述侧架的一侧插入有第一插销。所述底架的底端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安放槽的输出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安放槽规格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躺板的两侧与滑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轴。进一步地,所述内轴的两端与侧架的活动连接,所述内轴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内板,所述支撑板与内板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内板之间嵌入有若干个滚珠。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步骤一:将装置推入手术室,一端与手术台对应,然后将侧架一端的第一插销推入,对滚轮进行固定,启动电机将主架升高与手术台高度对应;步骤二:拉出主架底端的第二插销,然后推动躺板,将躺板推入手术台,将病人固定在手术台上,再将躺板拉回;步骤三:启动电机将主架降回原位,然后将侧架一侧的第一插销拉出,通过滚轮将装置推出手术室;步骤四:手术结束后推回手术室,在手术台的一端,将病人微微抬高,将躺板推入手术台,将病人安放在主架上,然后将主架推回;步骤五:通过装置将病人移出手术室,在遇到拐角时,启动气缸,通过支撑板将装置撑起,然后将装置沿着支撑板转动调节方向,接着启动气缸将支撑板收回;步骤六:通过装置将病人移动会病房,采用步骤二的方法将病人移动到病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设置躺板、滑槽、滑轮和电机,当将躺板上的病人移动到手术台上时,需要启动电机,直到将躺板高度与手术台高度对应,然后将主架底端一侧的第二插销向下拉动,使一端的第二卡块从第二卡槽脱离,进入底槽内,解除对躺板的限位关系,然后将躺板沿着滑槽向外推出,将躺板与病人推动到手术台上,然后对病人进行固定,再将躺板沿着滑槽拉回,避免通过人力进行抬抱,增加对接的安全性;2、通过设置安装架、缓冲杆、第一插销和第一卡块,在对装置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底端的滚轮进行推动,当遇到颠簸的路段时,会对缓冲杆表面的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减缓一定的冲击,避免装置造成损坏,增加了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将装置移动到目的地后,将侧架一侧第一插销向内推动,使第一插销的一端插入固定块的第一卡槽内,对内轴进行限位,从而将滚轮固定,增加装置在放置过程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支撑板、内板、安放槽和滚珠,当需要对装置进行调节方向时,需要启动底架上的气缸,气缸会将底端的支撑板从收放槽推出,将整个装置撑起,然后将装置沿着支撑板转动,对装置的方向进行调节,使装置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调整方向,在装置转动调节方向的过程中,内板会沿着支撑板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的滚珠滚动,减少内板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方便对装置进行调整方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架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架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板的俯视图。图中:1底架、2安装架、21缓冲杆、22弹簧、23侧架、24第一插销、25滚轮、26内轴、27固定块、28第一卡块、29第一卡槽、3主架、31导杆、32螺杆、33传动轮、331传动带、34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电机、37滑槽、38滑轮、39躺板、391底槽、392第二插销、393第二卡块、394第二卡槽、395磁块、4气缸、41安放槽、42支撑板、43内板、44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3,该实施例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底端四角处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置有主架(3),所述底架(1)的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气缸(4)。/n所述主架(3)的底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导杆(31),所述导杆(31)的内部设置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与导杆(3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轮(33),所述传动轮(33)的外表面套设有传动带(331),所述螺杆(3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4),所述底架(1)的上端位于第一齿轮(3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35),所述第一齿轮(34)与第二齿轮(3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6),所述主架(3)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7),所述滑槽(37)的内部设置有滑轮(38),所述主架(3)的内部设置有躺板(39),所述主架(3)的内部开设有底槽(391),所述主架(3)的底端插入有第二插销(392),所述第二插销(39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块(393),所述躺板(39)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卡槽(394),所述第二卡块(393)与第二卡槽(394)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槽(39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磁块(395),所述第二卡块(393)为不锈钢材质。/n所述安装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21),所述缓冲杆(21)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22),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侧架(23),所述侧架(23)的一侧插入有第一插销(24)。/n所述底架(1)的底端开设有安放槽(41),所述安放槽(4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42),所述安放槽(41)的输出端与支撑板(4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2)与安放槽(41)规格大小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底端四角处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置有主架(3),所述底架(1)的顶端中心固定安装有气缸(4)。
所述主架(3)的底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导杆(31),所述导杆(31)的内部设置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与导杆(3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轮(33),所述传动轮(33)的外表面套设有传动带(331),所述螺杆(3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4),所述底架(1)的上端位于第一齿轮(3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35),所述第一齿轮(34)与第二齿轮(3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6),所述主架(3)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7),所述滑槽(37)的内部设置有滑轮(38),所述主架(3)的内部设置有躺板(39),所述主架(3)的内部开设有底槽(391),所述主架(3)的底端插入有第二插销(392),所述第二插销(39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块(393),所述躺板(39)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卡槽(394),所述第二卡块(393)与第二卡槽(394)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槽(39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磁块(395),所述第二卡块(393)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安装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21),所述缓冲杆(21)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22),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侧架(23),所述侧架(23)的一侧插入有第一插销(24)。
所述底架(1)的底端开设有安放槽(41),所述安放槽(4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42),所述安放槽(41)的输出端与支撑板(4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2)与安放槽(41)规格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39)的两侧与滑轮(3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滚轮(2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蕊蕊王刚袁卫峰韩艳秦希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