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融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椎间融合器并不具备高度调节的功能,在不同的椎间隙高度中需要应用不同规格的椎间融合器,种类复杂,增加手术难度,需要较长手术时间,手术过程繁复;现有椎间融合手术由于椎间融合器体积过大的原因,适用于开放性手术,较大体积融合器对关节突和椎间盘纤维环等原有稳定结构破坏过多而造成脊柱不稳,术后必须加钉棒进行固定,不仅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费用,同时对神经根损伤的概率也较大。不同椎间融合植入物的形状与结构限制其功能性。主流子弹头型融合器,该类融合器除前后端两面,其余四面均为镂空设计,融合器内部中空。该类融合器的优势为:内部中空外部镂空设计,易于植骨,使融合器植入后,更好地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该类融合器的劣势为:该类型融合器的高度固定,不能适应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在不同的椎间隙高度中需要应用不同规格的椎间融合器,种类复杂,增加手术难度,需要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3),所述框(3)为上下通透的矩形状,所述框(3)的内部嵌套连接有动力滑块(7),所述动力滑块(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筋条,所述动力滑块(7)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板(4)和所述动力滑块(7)通过筋条和凹槽嵌套连接,所述框(3)的后端开设有后通孔,所述动力滑块(7)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螺杆(5),所述螺杆(5)穿过所述后通孔套设在所述框(3)上,在所述螺杆(5)周向方向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定轴销配合实现螺杆(5)无法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所述框(3)的前端开设有前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3),所述框(3)为上下通透的矩形状,所述框(3)的内部嵌套连接有动力滑块(7),所述动力滑块(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筋条,所述动力滑块(7)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板(4)和所述动力滑块(7)通过筋条和凹槽嵌套连接,所述框(3)的后端开设有后通孔,所述动力滑块(7)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螺杆(5),所述螺杆(5)穿过所述后通孔套设在所述框(3)上,在所述螺杆(5)周向方向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定轴销配合实现螺杆(5)无法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所述框(3)的前端开设有前通孔,所述动力滑块(7)的前端滑动装配连接导向销管(2),所述导向销管(2)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框(3)前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上的筋条嵌套安装在所述框(3)和所述动力滑块(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两外侧设置有垂直于融合器轴线方向的筋条,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板(4)无法沿着所述框(3)的轴线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可以和所述动力滑块(7)上的凹槽相互滑动的筋条,使得所述支撑板(4)沿着动力滑块(7)上的凹槽爬升或降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压植骨与椎间隙高度匹配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销管(2)与所述框(3)的前通孔为螺纹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胡善云,吕劲贤,卢宏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