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88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验收:采摘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无虫斑点,新鲜干净、切割整齐、无异味的菊芽叶;摊晾:将采摘下的菊芽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杀青:将摊晾之后的菊芽叶通过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揉捻:通过揉捻菊芽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缩小体积,为干燥打好基础;干燥: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分拣:通过茶叶分拣机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称重包装:将分离之后的茶叶安装所需重量进行称重包装;入库:将包装之后的茶叶送入仓库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可充分利用菊花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且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菊芽茶生产
,具体为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起源于唐朝,至清朝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灵岩御菊”又称菊芽、山菊芽,系多年生长草本植物的可食用叶片及幼芽,因产自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山下而得名,是当地独有特产和时令菜蔬,具有500多年的食用历史。灵岩御菊鲜嫩翠绿,清香怡人,灵岩御菊含有丰富的菊醇、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可用于制作各式精美菜品,现有的菊花茶均是采用完全开放后的菊花加工而成的,资源利用率较低,进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具备可充分利用菊花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且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菊花茶均是采用完全开放后的菊花加工而成的,资源利用率较低,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验收:采摘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无虫斑点,新鲜干净、切割整齐、无异味的菊芽叶;S2、摊晾:将采摘下的菊芽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S3、杀青:将摊晾之后的菊芽叶通过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S4、揉捻:通过揉捻菊芽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缩小体积,为干燥打好基础;S5、干燥: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S6、分拣:通过茶叶分拣机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S7、称重包装:将分离之后的茶叶安装所需重量进行称重包装;S8、入库:将包装之后的茶叶送入仓库存储。优选的,摊晾之后的菊芽叶含水量为68-72%。优选的,杀青温度为200-220℃,滚筒杀青机转速为25-35r/min,杀青时间为3-5min。优选的,干燥温度为270-290℃,干燥时间为3-5分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摘菊芽叶,并通过摊晾使菊芽叶散热、失水、挥发青草气和促进鲜叶内含成分的转化,使叶片变软,便于下一步的杀青;通过杀青使菊芽叶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之后进行干燥,进一步蒸发水分,使得茶叶含水率控制在13%以内,且可利用高温制止酶的活性进一步提高茶叶的香气,进而达到使用菊芽叶炒制茶叶,增加资源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验收:采摘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无虫斑点,新鲜干净、切割整齐、无异味的菊芽叶;S2、摊晾:将采摘下的菊芽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摊晾之后的菊芽叶含水量为68%;S3、杀青:将摊晾之后的菊芽叶通过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200℃,滚筒杀青机转速为35r/min,杀青时间为3min;S4、揉捻:通过揉捻菊芽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缩小体积,为干燥打好基础;S5、干燥: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干燥温度为270℃,干燥时间为3分钟;S6、分拣:通过茶叶分拣机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S7、称重包装:将分离之后的茶叶安装所需重量进行称重包装;S8、入库:将包装之后的茶叶送入仓库存储。实施例2: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验收:采摘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无虫斑点,新鲜干净、切割整齐、无异味的菊芽叶;S2、摊晾:将采摘下的菊芽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摊晾之后的菊芽叶含水量为72%;S3、杀青:将摊晾之后的菊芽叶通过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220℃,滚筒杀青机转速为25r/min,杀青时间为5min;S4、揉捻:通过揉捻菊芽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缩小体积,为干燥打好基础;S5、干燥: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干燥温度为290℃,干燥时间为5分钟;S6、分拣:通过茶叶分拣机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S7、称重包装:将分离之后的茶叶安装所需重量进行称重包装;S8、入库:将包装之后的茶叶送入仓库存储。实施例3: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验收:采摘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无虫斑点,新鲜干净、切割整齐、无异味的菊芽叶;S2、摊晾:将采摘下的菊芽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摊晾之后的菊芽叶含水量为70%;S3、杀青:将摊晾之后的菊芽叶通过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210℃,滚筒杀青机转速为30r/min,杀青时间为4min;S4、揉捻:通过揉捻菊芽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缩小体积,为干燥打好基础;S5、干燥: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干燥温度为280℃,干燥时间为4分钟;S6、分拣:通过茶叶分拣机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S7、称重包装:将分离之后的茶叶安装所需重量进行称重包装;S8、入库:将包装之后的茶叶送入仓库存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验收:采摘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无虫斑点,新鲜干净、切割整齐、无异味的菊芽叶;/nS2、摊晾:将采摘下的菊芽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nS3、杀青:将摊晾之后的菊芽叶通过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nS4、揉捻:通过揉捻菊芽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缩小体积,为干燥打好基础;/nS5、干燥: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nS6、分拣:通过茶叶分拣机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nS7、称重包装:将分离之后的茶叶安装所需重量进行称重包装;/nS8、入库:将包装之后的茶叶送入仓库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岩御菊芽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验收:采摘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无虫斑点,新鲜干净、切割整齐、无异味的菊芽叶;
S2、摊晾:将采摘下的菊芽叶均匀地摊放在篾垫、摊青筛或摊青机上;
S3、杀青:将摊晾之后的菊芽叶通过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
S4、揉捻:通过揉捻菊芽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缩小体积,为干燥打好基础;
S5、干燥: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
S6、分拣:通过茶叶分拣机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
S7、称重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其国赵西玲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晋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