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栽苗床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86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栽苗床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移栽苗床分为三层:底层为营养土,中层为固体培养基颗粒,上层为蛭石;营养土由土壤部分和有机肥,有机肥为具有杀虫作用的肥料,其制备既实现了培养基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后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能节省杀虫剂用量25‑35%,避免作物药害和抗药性,也降低了农药残留的风险。

Application of transplanting seedbed in potato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栽苗床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本申请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710938441X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年9月3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具有杀虫作用的移栽苗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具有杀虫作用的移栽苗床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马铃薯原原种是现代化马铃薯种植的优选薯种,它是通过筛选优质马铃薯种薯,对其进行茎尖脱毒,经过病毒检测后开始组培快繁,获得组培苗之后水培壮苗,10-15天以后剪取10-15cm长的马铃薯高壮苗进行定植而获得的。目前,大多采用将脱毒苗扦插在温室的特殊基质上进行培养获得原原种。由于直接利用土壤栽插脱毒苗,一般均难以成活或成活率极低,因此,目前一般均采用在防虫网室内利用蛭石、有机肥和土壤等组成的复合基质进行脱毒苗栽插生产原原种。原原种繁育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以防治蚜虫和早、晚疫病为主。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定期、不定期用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阿维菌素等药剂在网室内外及周围环境喷雾防控、防治,在蚜虫迁飞危害期及时进行处理;用甲霜灵锰锌、杀毒矾、银法利、抑快剂、克露等药剂交替喷施,防控、防治早、晚疫病。传统杀虫剂虽然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定效果,但是用量不当或种类不适宜易造成药害,也使农作物变得更为敏感,易产生抗药性,同时农药残留对环境及人类形成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有机肥料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制的。城市污染物通过处理也可以变成有机肥。有机肥料替代无机肥料或与无机肥料混合施用,能够有效改善环境问题,还能够有效利用环境和生产废弃物使之变废为宝。宁夏各地区生长或种植有多种特色作物如苦豆子、马齿苋、硒砂瓜、枸杞、沙枣等,其加工过程产生废弃物也会增加处理成本、造成环境负担,应合理处理开发其内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具有杀虫作用的移栽苗床,所述移栽苗床分为三层:底层为营养土,中层为固体培养基颗粒,上层为蛭石;所述营养土的厚度为8-12cm,固体培养基颗粒的厚度为1-2cm,蛭石的厚度为3-5cm;所述营养土由土壤部分60-80份、有机肥50-60份组成;所述土壤部分由自然土壤和种植过禾本科植物的土壤按3-4:0.5-1组成;所述有机肥为具有杀虫作用的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苦豆子5-10份,硒砂瓜藤7-10份,废弃硒砂瓜10-15份,枸杞枝叶10-15份,马齿苋10-15份,地肤3-5份,沙枣加工废弃物10-15份,废弃酒糟5-10份,草木灰5-7份,粪肥10-20份,固体培养基5-10份,发酵菌剂1-2份;所述粪肥选自鸡粪、猪粪、牛粪、兔粪、马粪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种苗在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含有剩余种苗的固体培养基经粉碎而成;所述发酵菌剂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按1.5:1.5:1.2:1.2:1组成;所述的发酵方法具体如下:(1)将苦豆子、硒砂瓜藤、废弃硒砂瓜、枸杞枝叶、马齿苋、地肤、沙枣加工废弃物消毒后粉粹至80-100目后混匀;(2)加入步骤(1)所述物料总重量1-1.5倍(v:m)的水,再加入废弃酒糟,30-45℃,20-30KHz,18-20KW条件下超声处理6-8h;(3)加入草木灰、粪肥、固体培养基和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7-10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10-15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所述中层的固体培养基颗粒为马铃薯种苗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固体培养基去除残余种苗后切割而成;优选地,所述的颗粒为直径0.4-0.6cm的球形颗粒;所述的固体培养基颗粒可循环利用2-3次。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苗床基质中间层为固体培养基颗粒,采用固体培养基颗粒部分替代蛭石后,在降低苗床成本15-20%的同时,可使原原种的产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一方面实现了单位产量原原种生产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解决了废弃培养基的后处理问题。可见,废弃固体培养基在制备成颗粒作为苗床基质后,其中剩余的营养物质以及激素等能够被重新利用,而且琼脂颗粒的持水性强,可提高基质含水性,一定形状的固体颗粒还能起到增加透气性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将废弃培养基加以利用,实现了培养基的无害化处理,既节省了废弃培养基后处理成本,同时减少了后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3)本专利技术苗床中的有机肥可有效减少杀虫剂用量25-35%,有效降低杀虫剂对施用人员和环境的危害,避免作物药害和抗药性,也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4)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苗床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可将原原种中的硒含量提高10-15%左右,提供作物营养价值和附加值。(5)有机肥中沙枣加工废弃物和酒糟废弃物的加入可提高肥料的杀菌性能,不但对作物抗病虫害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还减轻了工业废弃物的处置成本和所造成的环境负担,变废为宝。附图说明:图1相对成活率柱形图;图2相对结粒率柱形图;图3相对平均单粒重柱形图;图4相对硒含量柱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组培苗的培育(1)茎尖苗培养选择健康马铃薯,将顶芽或侧芽连同部分叶柄和茎段一起在70%酒精中处理30s,再用10%漂白粉溶液浸泡5-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两三次;消毒好后置于10-40倍的双筒解剖镜下进行剥离,一手用镊子将茎芽按住,另一手用解剖针将幼叶和大的叶原基剥掉,直至露出圆亮的生长点,用解剖刀将带有一、两个叶原基的小茎尖切下,迅速接种到茎尖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前4周是1000lx,4周后增加至2000-3000lx,每天光照16h,4-6周后长成幼苗,即茎尖苗;将茎尖苗进行病毒检测,无毒苗即可用于切段扩繁;茎尖苗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1.5mg/L6-BA+0.1-0.5mg/LNAA+3mg/L青霉素+80mg/L次氯酸钠+15g/L蔗糖+3.5g/L琼脂,pH5.8;(2)切段扩繁从无毒苗上剪取带有一个叶子的茎段(切段)扦插到扩繁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5~28℃,在1000-1500lx的光照条件下连续照射,约25d左右即可长成3~5片叶子的小植株,即扩繁苗;扩繁培养基组成为:MS培养+1mg/L6-BA+0.3mg/LNAA+3mg/L青霉素+80mg/L次氯酸钠+15g/L蔗糖+3.5g/L琼脂,pH5.8;(3)组织培养从扩繁苗上剪取带有一个叶子的茎段(切段)扦插到组织培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18~20℃,光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杀虫作用的移栽苗床的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苗床分为三层:底层为营养土,中层为固体培养基颗粒,上层为蛭石;/n所述中层的固体培养基颗粒为马铃薯种苗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固体培养基去除残余种苗后切割而成;/n所述营养土由土壤部分60-80份、有机肥50-60份组成;/n所述有机肥为具有杀虫作用的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n苦豆子5-10份,硒砂瓜藤7-10份,废弃硒砂瓜10-15份,枸杞枝叶10-15份,马齿苋10-15份,地肤3-5份,沙枣加工废弃物10-15份,废弃酒糟5-10份,草木灰5-7份,粪肥10-20份,固体培养基5-10份,发酵菌剂1-2份;/n所述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n(1)将苦豆子、硒砂瓜藤、废弃硒砂瓜、枸杞枝叶、马齿苋、地肤、沙枣加工废弃物消毒后粉粹至80-100目后混匀;/n(2)加入步骤(1)所述物料总重量1-1.5倍的水,再加入废弃酒糟,30-45℃,20-30KHz,18-20KW条件下超声处理6-8h;/n(3)加入草木灰、粪肥、固体培养基和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7-10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10-15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n所述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种苗在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含有剩余种苗的固体培养基经粉碎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杀虫作用的移栽苗床的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苗床分为三层:底层为营养土,中层为固体培养基颗粒,上层为蛭石;
所述中层的固体培养基颗粒为马铃薯种苗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固体培养基去除残余种苗后切割而成;
所述营养土由土壤部分60-80份、有机肥50-60份组成;
所述有机肥为具有杀虫作用的有机肥,由以下原料制备:
苦豆子5-10份,硒砂瓜藤7-10份,废弃硒砂瓜10-15份,枸杞枝叶10-15份,马齿苋10-15份,地肤3-5份,沙枣加工废弃物10-15份,废弃酒糟5-10份,草木灰5-7份,粪肥10-20份,固体培养基5-10份,发酵菌剂1-2份;
所述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苦豆子、硒砂瓜藤、废弃硒砂瓜、枸杞枝叶、马齿苋、地肤、沙枣加工废弃物消毒后粉粹至80-100目后混匀;
(2)加入步骤(1)所述物料总重量1-1.5倍的水,再加入废弃酒糟,30-45℃,20-30KHz,18-20KW条件下超声处理6-8h;
(3)加入草木灰、粪肥、固体培养基和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堆成长条垛,7-10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再发酵10-15天可达腐熟状态,自然降温后即可使用。
所述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种苗在培养过程中剪苗后废弃的含有剩余种苗的固体培养基经粉碎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的厚度为8-12cm,固体培养基颗粒的厚度为1-2cm,蛭石的厚度为3-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固体培养基颗粒为直径0.4-0.6cm的球形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部分由自然土壤和种植过禾本科植物的土壤按3-4:0.5-1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粪肥选自鸡粪、猪粪、牛粪、兔粪、马粪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由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龙顾占杰马磊米小莲赵芬马正龙
申请(专利权)人:固原天启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