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8785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所述育苗基质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发酵蔬菜液15~25份,发酵农作物秸秆粉30~45份,发酵榨油饼粕10~20份,复合菌粉0.1~1.0份,纳米碳粉0.1~1.0份,凹凸棒土0.2~2.0份,复合维生素B 0.001~0.02份,淀粉粘结剂0.5~2.0份;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育苗基质主要组分为发酵后的蔬菜液、农作物秸秆和榨油饼粕,可压制成可降解的育苗营养钵,解决了育苗塑料钵和纸钵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脱钵移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大量蔬菜尾菜和植物秸秆的废弃物再利用问题,以及蔬菜尾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edling substrate comprising fermented vegetable liquid and fermented straw,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生产中基质用量逐步增加,草炭作为蔬菜育苗、花卉栽培基质用量非常大。然而,草炭是草经过数千年的沉积转化而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草炭资源逐渐减少。同时,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蔬菜尾菜堆积田间地头急需处理,否则废弃菜叶自然发酵腐烂变质,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秸秆经过粉碎发酵,可以制成良好的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可用来代替日益枯竭的草炭资源。而且,伴随退耕还林的实施,苗木种植业得到迅速发展,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急需大量规模化育苗器材。目前,育苗大多采用传统塑料膜钵,它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也存在不透气、散水性差,不利于根系生长,残膜不能降解并污染环境,脱钵移栽易损伤根系而影响成活率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育苗塑料钵和纸钵的缺陷,同时也解决大量蔬菜尾菜和植物秸秆的废弃物再利用问题,以及蔬菜尾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育苗基质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所述育苗基质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发酵蔬菜液15~25份,发酵农作物秸秆粉30~45份,发酵榨油饼粕10~20份,复合菌粉0.1~1.0份,纳米碳粉0.1~1.0份,凹凸棒土0.2~2.0份,复合维生素B0.001~0.02份,淀粉粘结剂0.5~2.0份。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蔬菜液包括发酵后的甘蓝叶、大白菜叶和花椰菜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农作物秸秆粉包括发酵后的紫苏秸秆粉、玉米秸秆粉和藜麦秸秆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榨油饼粕包括发酵后的亚麻籽饼粕、紫苏籽饼粕和油橄榄饼粕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菌粉包括菌含量分别为1.0、1.0、1.5~2.0、2.0~3.0亿个/g的淡紫拟青霉、枯草芽胞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黑曲霉。作为优选的,所述淀粉粘结剂为磷酸酯淀粉:醋酸酯淀粉按重量比1:0.5~1.0组成的混合物。上述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将蔬菜打浆后,在25~32℃温度条件下,加入蔬菜重量0.1~1.0%纤维素分解酶、0.2~1.5%蛋白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0~25天,得发酵蔬菜液;20~30目的农作物秸秆粉在28~32℃温度条件下,加入农作物秸秆粉重量0.1~1.5%纤维素分解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5~30天,得发酵农作物秸秆粉;30~50目的榨油饼粕在28~32℃温度条件下,加入榨油饼粕重量0.1~1.5%蛋白酶、0.1~2.5%果胶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0~20天,得发酵榨油饼粕;按重量称取发酵蔬菜液、发酵农作物秸秆粉、发酵榨油饼粕、复合菌粉、纳米碳粉、凹凸棒土、复合维生素B、淀粉粘结剂,物料混合,混合时最后加淀粉粘结剂,用水控制水分含量在10~30%,搅拌均匀制成育苗基质。上述育苗基质在制作育苗营养钵中的应用。进一步的,将育苗基质送入营养钵制钵机压制成型,得到育苗营养钵。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育苗基质,主要组分为发酵后的蔬菜液、农作物秸秆和榨油饼粕,可压制成可降解的育苗营养钵,解决了育苗塑料钵和纸钵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脱钵移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大量蔬菜尾菜和植物秸秆的废弃物再利用问题,以及蔬菜尾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粉制作育苗基质的方法及其制作的育苗营养钵的步骤如下:以每100千克发酵原料为例。将甘蓝叶打浆后,在25℃温度条件下,加入1千克纤维素分解酶、0.2千克蛋白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0天。30目紫苏秸秆粉在32℃温度条件下,加入0.1千克纤维素分解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5天。30目榨油亚麻籽饼粕在28℃温度条件下,加入1.5千克蛋白酶、0.1千克果胶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20天。按重量称取发酵后的甘蓝叶蔬菜液25份,发酵后的紫苏秸秆粉30份,发酵后的榨油亚麻籽饼粕10份,复合菌粉0.1质量份,纳米碳粉1.0份,凹凸棒土0.2份,淀粉粘结剂0.5份,复合维生素B0.02份,将物料混合,混合时最后添加淀粉粘结剂,用水控制水分含量为30%,混合搅拌均匀,制作成育苗基质。淀粉粘结剂由按重量比1:0.5计的磷酸酯淀粉和醋酸酯淀粉组成,复合菌粉为菌含量分别为1.0、1.0、1.5、2.0亿个/g的淡紫拟青霉、枯草芽胞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黑曲霉。育苗基质可继续送入营养钵制钵机压制成型。施压强度可根据育苗种类确定,通常蔬菜类育苗由于蔬菜苗较小,根系纤弱,故育苗钵壁强度不要太高,所施压力较低;如用于树苗类育种,则需较大压力,使育苗钵壁有较高的强度,能经受较长时间的运输和搬运。脱模后钵体自然风干或热泵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5%,即得成品育苗营养钵。实施例2一种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粉制作育苗基质的方法及其制作的育苗营养钵的步骤如下:以每生产100千克发酵原料为例。将大白菜叶打浆后,在28℃温度条件下,加入0.5千克纤维素分解酶、1.0千克蛋白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20天。20目玉米秸秆粉在30℃温度条件下,加入1.0千克纤维素分解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20天。40目榨油紫苏籽饼粕在30℃温度条件下,加入1.2千克蛋白酶、1.5千克果胶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8天。按重量称取发酵后的大白菜叶蔬菜液20份,发酵后的玉米秸秆粉35份,发酵后的榨油紫苏籽饼粕15份,复合菌粉0.5份,纳米碳粉0.6份,凹凸棒土1.0份,淀粉粘结剂1.5份,复合维生素B0.01份,将物料混合,混合时最后添加淀粉粘结剂,用水控制水分含量为25%,混合搅拌均匀,制作成育苗基质。淀粉粘结剂由按重量比1:0.8计的磷酸酯淀粉和醋酸酯淀粉组成,复合菌粉为菌含量分别为1.0、1.0、1.8、2.5亿个/g的淡紫拟青霉、枯草芽胞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黑曲霉。育苗基质可继续送入营养钵制钵机压制成型。施压强度可根据育苗种类确定,通常蔬菜类育苗由于蔬菜苗较小,根系纤弱,故育苗钵壁强度不要太高,所施压力较低;如用于树苗类育种,则需较大压力,使育苗钵壁有较高的强度,能经受较长时间的运输和搬运。脱模后钵体自然风干或热泵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5%,即得成品育苗营养钵。实施例3一种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粉制作育苗基质的方法及其制作的育苗营养钵的步骤如下:以每100公斤发酵原料为例。将花椰菜叶打浆后,在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发酵蔬菜液15~25份,发酵农作物秸秆粉30~45份,发酵榨油饼粕10~20份,复合菌粉0.1~1.0份,纳米碳粉0.1~1.0份,凹凸棒土0.2~2.0份,复合维生素B 0.001~0.02份,淀粉粘结剂0.5~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发酵蔬菜液15~25份,发酵农作物秸秆粉30~45份,发酵榨油饼粕10~20份,复合菌粉0.1~1.0份,纳米碳粉0.1~1.0份,凹凸棒土0.2~2.0份,复合维生素B0.001~0.02份,淀粉粘结剂0.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蔬菜液包括发酵后的甘蓝叶、大白菜叶和花椰菜叶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农作物秸秆粉包括发酵后的紫苏秸秆粉、玉米秸秆粉和藜麦秸秆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榨油饼粕包括发酵后的亚麻籽饼粕、紫苏籽饼粕和油橄榄饼粕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发酵蔬菜液与发酵秸秆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粉包括菌含量分别为1.0、1.0、1.5~2.0、2.0~3.0亿个/g的淡紫拟青霉、枯草芽胞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黑曲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瑛罗俊杰张运晖欧巧明吕燕红王炜张敏敏张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