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叠层双面液冷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83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叠层双面液冷散热器,旨在解决有的液冷散热器存在的逆变器功率模块组装困难,同时组装时无法保证位置一致性,无法做到统一规格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部压装单元、多个交错叠加的液冷散热单元和功率模块、位于下端的底部压装板,且顶部压装单元、多个液冷散热单元和底部压装板通过多个竖向设置的螺栓相连接;所述顶部压装单元包括上下组合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中部开设有上流道,上流道内设有流道板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散热使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叠层双面液冷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叠层双面液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在新能源汽车中,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保证了新能源汽车的电能转换。逆变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新能源汽车会给逆变器加配散热,以保证汽车的安全驾驶,现有的液冷散热器通常采用整体式钎焊工艺焊接,散热器和散热器之间提前预留好放置功率模块的间隙,等焊接成型后,往散热器的缝隙中塞入逆变器功率模块,通过过盈配合实现模块与散热器之间的传热接触。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1、组装时,逆变器功率模块往散热器内塞入的过程中,由于阻力较大,功率模块易损坏;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叠层双面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部压装单元(1)、多个交错叠加的液冷散热单元(2)和功率模块(5)、位于下端的底部压装板(3),且顶部压装单元(1)、多个液冷散热单元(2)和底部压装板(3)通过多个竖向设置的螺栓(4)相连接;/n所述顶部压装单元(1)包括上下组合设置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5),上壳体(101)的中部开设有上流道(103),上流道(103)内设有流道板Ⅰ(104),且上壳体(10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与上流道(103)贯通连接的弯头水咀(102),下壳体(105)的下端对称贯通安装有两个卡接母扣头Ⅰ(106);/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叠层双面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部压装单元(1)、多个交错叠加的液冷散热单元(2)和功率模块(5)、位于下端的底部压装板(3),且顶部压装单元(1)、多个液冷散热单元(2)和底部压装板(3)通过多个竖向设置的螺栓(4)相连接;
所述顶部压装单元(1)包括上下组合设置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5),上壳体(101)的中部开设有上流道(103),上流道(103)内设有流道板Ⅰ(104),且上壳体(10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与上流道(103)贯通连接的弯头水咀(102),下壳体(105)的下端对称贯通安装有两个卡接母扣头Ⅰ(106);
所述多个液冷散热单元(2)包括上下组合设置的下盖(201)和上盖(204),下盖(201)的中部开设有下流道(202),下流道(202)内设有流道板Ⅱ(203),上盖(204)的上端对称贯通安装有两个卡接公头(205),下盖(201)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与下流道(202)贯通连接的卡接母扣头Ⅱ(206);
所述卡接母扣头Ⅰ(106)和卡接母扣头Ⅱ(206)在组装时分别匹配套设在卡接公头(20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的叠层双面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5)的边缘均开设有多个与螺栓(4)相匹配的螺纹孔(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波涛曾茂进韩豪雷王捷胡鹤明喻望春季喜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祥博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