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及管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75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及管控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插卡式机箱和接线箱;所述插卡式机箱设置有具有多个插槽的背板,所述背板插接有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所述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本申请提出的井下综合分站,提供矿井有线/无线无缝对接覆盖的可靠网络,接口类型丰富,为井下各系统提供统一数据接入、统一共网回传以及共网管控维护,实现一体化融合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及管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矿用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及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驱动社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网络持续演进、技术创新升级、应用日渐丰富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几年5G依然是网络演进的关注焦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将加速落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矿山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大研究,紧跟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将领先、可用、持续的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煤矿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整合并应用到各个煤矿,成为国内各煤炭企业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煤矿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家和社会对这个行业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2018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狠抓事故预防”,要求“狠抓煤矿安全这个重中之重”。《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12提升煤矿信息化和灾害事故监控预警水平”,要求“推进煤矿信息化建设”,“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重点工程“(二)煤矿机械化信息化改造”,要求“实施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换代改造,推广应用先进监测技术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加强数据应用分析和应急联动。要求大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在2018年底前完成,其他矿井在“十三五”末完成。随着煤矿开采工业的不断发展,采煤深度不断加大,开采工作面不断增长,开采条件逐渐恶化,采煤自动化逐步发展,这就对井下安全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提升煤矿信息化和灾害事故监控预警水平,以应对采煤条件恶化带来的安全风险,满足新的更严格的要求。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快速进步,新的传感技术、信号传输技术、大数据分析及多系统融合分析技术越来越成熟,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从外部推动着煤矿信息化发展。当前煤矿普遍建设了程控调度、无线通信、广播系统、人员定位和安全监控等各类通信和安全保障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厂商自我封闭,系统不开放、不兼容,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速度慢,升级换代动力不足;同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间的整合集成,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这些问题制约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插卡式机箱和接线箱;所述插卡式机箱设置有具有多个插槽的背板,所述背板插接有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所述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可选地,所述背板还插接有定位板卡、WIFI板卡、语音广播板卡和物联网板卡;其中,所述定位板卡、WIFI板卡、语音广播板卡和物联网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机柜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板卡电连接。可选地,所述背板为可拼接扩展背板。可选地,所述接线箱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接口、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至少一个传感器接口、至少一个CAN接口和至少一个485接口。可选地,所述以太网交换板卡与所述光纤接口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监测监控板卡与所述485接口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机柜设置有对应插卡式机箱的第一柜门和对应接线箱的第二柜门。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上。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井下管控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服务器、位于井下的至少一个如上述所述的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及位于井下与所述多个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对应的多个管控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井下综合分站装置的以太网交换板卡通过光纤接口形成工业以太环网;所述服务器通过光纤接入所述工业以太环网;所述管控系统与对应的所述井下综合分站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及管控系统,完成井下综合分站和多系统一体化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现对监测监控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车辆定位系统、语音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供电监控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的统一接入、统一承载、统一管理和一体化协同控制,切实解决井下系统多、管理分散、维护困难的问题,为安全生产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结构框图。图2示出本技术一种井下管控系统结构框图。图3示出本技术的服务器软件功能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示出的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与配套的电源单元连接;其中,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插卡式机箱和接线箱;所述插卡式机箱设置有具有多个插槽的背板,所述背板插接有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所述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接线箱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接口、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至少一个传感器接口、至少一个CAN接口和至少一个485接口,接线箱对外提供光口、电口、CAN、485等标准接口,方便各种系统融入,接口前置,易于安装维护。具体地,机柜设置有对应插卡式机箱的第一柜门和对应接线箱的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第二柜门可独立打开或关闭;其中,当只打开第一柜门时,只展示插卡式机箱;当只打开第二柜门时,只展示接线箱。井下综合分站装置采用插卡和接线分离的设计方式,以减少安装维护过程中对可插拔业务模块的影响,整体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上部为插卡式机箱,下部为接线箱,双开门设计,上下部分可独立打开关闭;插卡式机箱前盖包含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各模块运行状态、传感器安全监控数据等信息;各功能单元采用模块化插槽式设计,标准接口,功能插卡可互换,故障后可快速更换;所述插卡式机箱还插接有定位板卡、WIFI板卡、语音广播板卡和物联网板卡;所述定位板卡、WIFI板卡、语音广播板卡和物联网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具体地,所述插卡式机箱的背板为可拼接扩展背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插卡机箱提供8个插槽,如需承载更多的功能单元,机箱背板支持采用8+n方式拼接扩展。具体地,机柜被配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板卡电连接,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远离所述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插卡式机箱和接线箱;/n所述插卡式机箱设置有具有多个插槽的背板,所述背板插接有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n所述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综合分站装置,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内设置有插卡式机箱和接线箱;
所述插卡式机箱设置有具有多个插槽的背板,所述背板插接有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
所述控制板卡、以太网交换板卡、监测监控板卡以及无线通信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还插接有定位板卡、WIFI板卡、语音广播板卡和物联网板卡;
其中,所述定位板卡、WIFI板卡、语音广播板卡和物联网板卡分别与所述接线箱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板卡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可拼接扩展背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箱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接口、至少一个电缆接口、至少一个传感器接口、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阳白双军杨会龙唐黎明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