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充电接反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接反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应用的场合越来越多,在一些应用场合,电池充电时正负极需要单独接线,存在正负极接反的错误操作,影响电池寿命以及给充电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现有技术中,防反接电路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单向防反接,其电流只能单向流动,多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实现。其将二极管串接在电源输入口,当电源连接正确时,其通过二极管单向导通能正常工作,当电源反接时,电流不能反向流过二极管,从而达到防反接目的。此种方式因二极管内部含有PN节,电流通过二极管会有压降,导致具有一定损耗。第二种是利用保险丝和二极管实现,保险丝串在电源回路里,二极管并联在电源输入口,当反接时,电源流过二极管和保险丝回到地,则因电流过大会导致保险丝烧毁。此种方式虽可实现电流的双向流动,但一旦反接,则需更换保险丝,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可更换电池的产品及附件因为电池正负反接造成的电池受损风险或者引起安全问题,同时结合报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充电接反保护电路,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负载正接线端子以及负载负接线端子,所述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分别与负载正接线端子和负载负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负载正接线端子、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负载负接线端子之间连接有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稳压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报警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反接有使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强制高电平而截止的反向二极管,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所述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接反保护电路,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负载正接线端子以及负载负接线端子,所述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分别与负载正接线端子和负载负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负载正接线端子、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负载负接线端子之间连接有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稳压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报警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反接有使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强制高电平而截止的反向二极管,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所述报警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负载正接线端子、负载负接线端子与所述负载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检测电池提供的电源信号向所述开关电路发送开关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断开,当所述电池反接时,所述开关电路断开,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报警电路导通发出报警信号,当所述电池正接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负载电路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反向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反向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献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