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线结构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91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线结构及灯具,该压线结构适用于将线缆固定在承载基础上,其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压线结构通过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与承载基础可拆卸连接,并将线缆压紧固定在承载基础上;主体部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压线部,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压线部;压线结构具有第一安装状态和第二安装状态,其中,在第一安装状态下,第一压线部朝向承载基础,且与承载基础形成第一压线空间;在第二安装状态下,第二压线部朝向承载基础,且与承载基础形成第二压线空间,第一压线空间与第二压线空间的尺寸不相等。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的压线块存在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线结构及灯具
本技术涉及线缆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压线结构及灯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器都连接有较多线缆,而线缆在受到拉扯时,容易出现松动甚至完全脱离的问题,因此线缆通常都需要压线块进行固定。目前,由于压线块的压接面的尺寸规格是确定的,受限于此,一种压线块只能对应安装一种粗细规格的线缆。因此,现有的压线块存在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压线结构及灯具,以解决目前的压线块存在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线结构,适用于将线缆固定在承载基础上,该压线结构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所述压线结构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与所述承载基础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线缆压紧固定在所述承载基础上;所述主体部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压线部,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压线部;所述压线结构具有第一安装状态和第二安装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压线部朝向所述承载基础,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线结构,适用于将线缆(200)固定在承载基础(3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结构(100)包括主体部(110)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0)两端的第一结合部(120)和第二结合部(130),所述压线结构(100)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120)和所述第二结合部(130)与所述承载基础(300)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线缆(200)压紧固定在所述承载基础(300)上;/n所述主体部(110)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压线部(111),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压线部(112);/n所述压线结构(100)具有第一安装状态和第二安装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安装状态下,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线结构,适用于将线缆(200)固定在承载基础(3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结构(100)包括主体部(110)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0)两端的第一结合部(120)和第二结合部(130),所述压线结构(100)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120)和所述第二结合部(130)与所述承载基础(300)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线缆(200)压紧固定在所述承载基础(300)上;
所述主体部(110)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压线部(111),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压线部(112);
所述压线结构(100)具有第一安装状态和第二安装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压线部(111)朝向所述承载基础(300),且与所述承载基础(300)形成第一压线空间;在所述第二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二压线部(112)朝向所述承载基础(300),且与所述承载基础(300)形成第二压线空间,所述第一压线空间与所述第二压线空间的尺寸不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0)呈拱形,所述主体部(110)的凹面为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压线部(111)设置于所述凹面,所述主体部(110)的凸面为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压线部(112)设置于所述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部(111)上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卡齿(111a),所述第二压线部(112)上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二卡齿(11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结构(100)通过第一结合部(120)与所述承载基础(300)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二结合部(130)随所述压线结构(100)转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承载基础(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滨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