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81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箱体和排风箱,箱体由外箱体和内箱体构成,内箱体与外箱体套接,内箱体底端与通气板一侧焊接,通气板两侧等距均分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气口,内箱体一组相对侧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气孔,外箱体两侧上下两端均嵌入有排气窗和第二滤板,箱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排风箱,排风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风机的排风管道均匀排风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架将箱体架空,通过第一离心风机、第二离心风机和第一通气口的配合使用,离心风机对内箱体抽气,箱体与外部形成大气压,新鲜空气冲箱体底部第一通气孔进入内箱体,保证内箱体的良好通风性,对箱内的电子元件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相关低压配电箱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迅速。近十余年来,由于全国各地城网改造的普遍展开,配电设备大量出现在城市的道路旁和社区中。传统的配电设备的外部箱体,一般采用钢板或复合板制造,通风散热一般采用在箱体上直接开设通风孔的方法,通风孔处往往更容易被腐蚀,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十分容易导致箱体出现严重破损;而且在箱体上直接开设通风孔还容易导致雨水、灰尘等进入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内,给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留下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设计制造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配电箱的通风散热结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一般采用直接在箱体上方开设通风孔,通风孔处往往更容易被腐蚀而且十分容易导致箱体内进雨水、灰尘,给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留下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甚至导致箱内设备严重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箱体(3)和排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由外箱体(17)和内箱体(8)构成,内箱体(8)与外箱体(17)套接,所述内箱体(8)底端与通气板(11)一侧焊接,通气板(11)两侧等距均分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气口(12),所述通气板(11)内部中央处焊接有第一滤板(13),通气板(1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7),通气板(11)两组相对两侧面与外箱体(17)底端内壁焊接,所述内箱体(8)一组相对侧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气孔;/n所述外箱体(17)两侧上下两端均嵌入有排气窗(4)和第二滤板(15),第二滤板(15)固定在排气窗(4)的左侧,所述箱体顶端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箱体(3)和排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由外箱体(17)和内箱体(8)构成,内箱体(8)与外箱体(17)套接,所述内箱体(8)底端与通气板(11)一侧焊接,通气板(11)两侧等距均分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气口(12),所述通气板(11)内部中央处焊接有第一滤板(13),通气板(1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7),通气板(11)两组相对两侧面与外箱体(17)底端内壁焊接,所述内箱体(8)一组相对侧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气孔;
所述外箱体(17)两侧上下两端均嵌入有排气窗(4)和第二滤板(15),第二滤板(15)固定在排气窗(4)的左侧,所述箱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排风箱(1),所述排风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离心风机(10)和第二离心风机(16),排风箱(1)两侧面均设置有排风口(2),所述第一离心风机(10)和第二离心风机(16)的排风管道均匀排风口(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风机(10)和第二离心风机(16)进风口与排气管(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9)另一端设置在内箱体(8)顶部,箱体(3)通过铰链(6)与箱门(5)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礼州周革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聚能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