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6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包括金属防护网、绝缘橡胶片、防护壳体、第一铜板、上散热、下导热硅胶片、下通风壳体以及第二散热风扇,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对称贴合有绝缘橡胶片,绝缘橡胶片右端面贴合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右端面焊接有金属防护网,第一铜板上端面焊接有上散热片,配电柜本体下端面贴合有下导热硅胶片,第二铜板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下通风壳体,下通风壳体内部装配有第二散热风扇,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配电柜自身散热效果欠佳,其内部热量容易产生堆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方便对配电柜左右端面进行绝缘保护,避免配电柜内部热量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
本技术是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属于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传统的电源动力配电柜自身散热效果欠佳,当电源动力配电柜工作时间较长时,其内部容易产生热量堆积,此时就需要打开柜门进行散热,但这就存在安全风险,而现有的电源动力配电柜自身防护绝缘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力损坏,造成不必要损失,现在急需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方便对配电柜左右端面进行绝缘保护,避免配电柜内部热量堆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柜门、防护散热机构以及支撑柱,所述配电柜本体前端面安装有柜门,所述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上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柱,所述防护散热机构包括金属防护网、绝缘橡胶片、防护壳体、上导热硅胶片、第一铜板、上散热、第一散热风扇、上通风壳体、第二铜板、下导热硅胶片、下散热片、下通风壳体以及第二散热风扇,所述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对称贴合有绝缘橡胶片,所述绝缘橡胶片右端面贴合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右端面焊接有金属防护网,所述配电柜本体上端面贴合有上导热硅胶片,所述上导热硅胶片上端面贴合有第一铜板,所述第一铜板上端面焊接有上散热片,所述第一铜板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上通风壳体,所述上通风壳体内部装配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贴合有下导热硅胶片,所述下导热硅胶片下端面贴合有第二铜板,所述第二铜板下端面焊接有下散热片,所述第二铜板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下通风壳体,所述下通风壳体内部装配有第二散热风扇。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柱规格相同,所述支撑柱下端面焊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本体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通风孔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配电柜本体内部上侧开设有上通风腔,所述配电柜本体内部下侧开设有下通风腔,所述上通风腔和下通风腔均为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体安装有两组,且两组防护壳体规格相同,所述防护壳体前后宽度与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前后宽度相同,所述防护壳体通过固定螺栓与配电柜本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所述固定螺栓通过导线与外界接地端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散热片焊接有多组,且多组上散热片规格相同,所述下散热片焊接有多组,且多组下散热片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上通风壳体上端面安装有第一通风网板,所述下通风壳体下端面安装有第二通风网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以并联方式通过导线与外界控制开关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前端面右侧安装有合页,所述柜门前端面左侧焊接有握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因本技术添加了金属防护网、绝缘橡胶片、防护壳体、上导热硅胶片、第一铜板、上散热、第一散热风扇、上通风壳体、第二铜板、下导热硅胶片、下散热片、下通风壳体以及第二散热风扇,该设计方便对配电柜内部进行快速散热,避免配电柜内部热量产生堆积损坏内部电器,解决了原有配电柜自身散热效果欠佳,其内部热量容易产生堆积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防护散热效果。因支撑柱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柱规格相同,支撑柱下端面焊接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该设计方便外界膨胀螺栓穿插对安装底板进行安装固定,因配电柜本体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通风孔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外部空气从通风孔进入配电柜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因上散热片焊接有多组,且多组上散热片规格相同,下散热片焊接有多组,且多组下散热片规格相同,该设计提高了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散热能力,本技术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方便对配电柜左右端面进行绝缘保护,避免配电柜内部热量堆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中防护散热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配电柜本体、2-柜门、3-防护散热机构、4-支撑柱、31-金属防护网、32-绝缘橡胶片、33-防护壳体、34-上导热硅胶片、35-第一铜板、36-上散热、37-第一散热风扇、38-上通风壳体、39-第二铜板、311-下导热硅胶片、312-下散热片、313-下通风壳体、314-第二散热风扇、41-安装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柜门2、防护散热机构3以及支撑柱4,配电柜本体1前端面安装有柜门2,配电柜本体1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3,配电柜本体1上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3,配电柜本体1下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3,配电柜本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柱4。防护散热机构3包括金属防护网31、绝缘橡胶片32、防护壳体33、上导热硅胶片34、第一铜板35、上散热36、第一散热风扇37、上通风壳体38、第二铜板39、下导热硅胶片311、下散热片312、下通风壳体313以及第二散热风扇314,配电柜本体1左右端面对称贴合有绝缘橡胶片32,绝缘橡胶片32右端面贴合有防护壳体33,防护壳体33右端面焊接有金属防护网31,配电柜本体1上端面贴合有上导热硅胶片34,上导热硅胶片34上端面贴合有第一铜板35,第一铜板35上端面焊接有上散热36片,第一铜板35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上通风壳体38,上通风壳体38内部装配有第一散热风扇37,配电柜本体1下端面贴合有下导热硅胶片311,下导热硅胶片311下端面贴合有第二铜板39,第二铜板39下端面焊接有下散热片312,第二铜板39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下通风壳体313,下通风壳体313内部装配有第二散热风扇31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配电柜自身散热效果欠佳,其内部热量容易产生堆积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柱4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柱4规格相同,支撑柱4下端面焊接有安装底板41,安装底板4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该设计方便外界膨胀螺栓穿插对安装底板41进行安装固定,配电柜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柜门、防护散热机构以及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本体前端面安装有柜门,所述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上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柱;/n所述防护散热机构包括金属防护网、绝缘橡胶片、防护壳体、上导热硅胶片、第一铜板、上散热、第一散热风扇、上通风壳体、第二铜板、下导热硅胶片、下散热片、下通风壳体以及第二散热风扇,所述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对称贴合有绝缘橡胶片,所述绝缘橡胶片右端面贴合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右端面焊接有金属防护网,所述配电柜本体上端面贴合有上导热硅胶片,所述上导热硅胶片上端面贴合有第一铜板,所述第一铜板上端面焊接有上散热片,所述第一铜板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上通风壳体,所述上通风壳体内部装配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贴合有下导热硅胶片,所述下导热硅胶片下端面贴合有第二铜板,所述第二铜板下端面焊接有下散热片,所述第二铜板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下通风壳体,所述下通风壳体内部装配有第二散热风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柜门、防护散热机构以及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本体前端面安装有柜门,所述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上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设置有防护散热机构,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柱;
所述防护散热机构包括金属防护网、绝缘橡胶片、防护壳体、上导热硅胶片、第一铜板、上散热、第一散热风扇、上通风壳体、第二铜板、下导热硅胶片、下散热片、下通风壳体以及第二散热风扇,所述配电柜本体左右端面对称贴合有绝缘橡胶片,所述绝缘橡胶片右端面贴合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右端面焊接有金属防护网,所述配电柜本体上端面贴合有上导热硅胶片,所述上导热硅胶片上端面贴合有第一铜板,所述第一铜板上端面焊接有上散热片,所述第一铜板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上通风壳体,所述上通风壳体内部装配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面贴合有下导热硅胶片,所述下导热硅胶片下端面贴合有第二铜板,所述第二铜板下端面焊接有下散热片,所述第二铜板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下通风壳体,所述下通风壳体内部装配有第二散热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动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柱规格相同,所述支撑柱下端面焊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衍江李小明黄家财陈金义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长征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