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75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所述防雷模块包括排针CN1、光耦合器G1,所述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9和电容C1,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与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所述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两端上并联有电容C11和稳压二极管D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排针式端口方便与外部保护设备相连接,信号处理器电路接收到检测模块产生的报警信号,并输入至控制芯片进行处理输出至报警电路产生报警信号,使其能有效的对防雷器的正常工作进行监测和报警,提高了防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气
,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应用于日常的生活生产之中,而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会造成损坏,因此受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浪涌电压进行设备保护的信号防雷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防雷器领域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防雷器一般只存在针对防雷模块内置的脱口装置动作的情况下才能报警,防雷器一旦出现不能接地等问题则不能不能进行接地泄电防雷,因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防雷器不起作用从而导致设备遭受雷电而损坏,同时目前公知的防雷器会采用有金属尖端放电管,气隙放电管和TVS管构成的多重保护防雷器,但结构上只是简单的并联,功能相互间不能取长补短,并且当防雷器需要并联使用时需要借助外部固件手段固定连接多个防雷器。因此,如何对防雷器正常工作进行监测和报警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包括防雷模块、灯光报警模块和接地检测模块,所述防雷模块包括排针CN1、光耦合器G1,所述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9和电容C1,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与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所述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两端上并联有电容C11和稳压二极管D14,所述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与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与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排针CN1的1号管脚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排针CN1的3号管脚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针式端口方便与外部保护设备相连接,信号处理器电路接收到检测模块产生的报警信号,并输入至控制芯片进行处理输出至报警电路产生报警信号,使其能有效的对防雷器的正常工作进行监测和报警,提高了防雷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控制芯片U1和数码管U2,所述控制芯片U1的1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4与数码管U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2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6与数码管U2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3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1与数码管U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4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3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6号管脚通过串联电容C3接地,所述电容C3与控制芯片U1的6号管脚连接的一端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8号管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9号管脚通过串联电容C4与控制芯片U1的10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9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8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0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7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号管脚和12号管脚分别通过串联电阻R16和电阻R15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号管脚通过串联开关接地,所述开关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控制芯片U1的12号管脚与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3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8与数码管U2的6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2与数码管U2的7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5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7与数码管U2的8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6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5与数码管U2的9号管脚连接,所述数码管U2的5号管脚与三极管T3发射极连接,所述数码管U2的10号管脚与三极管T4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3和三极管T4的集电极均接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控制芯片和数码管能方便的显示防雷器的工作情况,使对防雷器工作时的监测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光报警模块包括光耦合器G2、扬声器J1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所述控制芯片U1的5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4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扬声器J1的一端连接,所述扬声器J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7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9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电阻R21与光耦合器G2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2内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光耦合器G2内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电阻R3与排针CN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2内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依次串联电阻R10和电阻R9与排针CN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为共阴极,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9连接的一端与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的一个正极连接,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的另一个正极通过串联电阻R103与排针CN2的5号管脚连接,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的共阴极与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8和电阻R29连接,所述电阻R28通过串联电阻R38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9通过串联电阻R39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排针CN2的2号管脚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6和电阻R27连接,所述电阻R26通过串联电阻R36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7通过串联电阻R37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排针CN2的3号管脚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4和电阻R25连接,所述电阻R24通过串联电阻R34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5通过串联电阻R35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排针CN2的4号管脚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2和电阻R23连接,所述电阻R22通过串联电阻R32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3通过串联电阻R33与排针CN2的1号管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灯光报警模块内的扬声器能及时的发出响声提醒工作人员,并通过多个发光二极管来进一步的提醒工作人员,使报警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包括红色的发光二极管和绿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9连接的一端与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03与绿色发光二极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不同颜色的二极管来显示不同的工作情况,使其使用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针CN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雷模块(1)、灯光报警模块(2)和接地检测模块(3),所述防雷模块(1)包括排针CN1、光耦合器G1,所述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9和电容C1,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与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所述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两端上并联有电容C11和稳压二极管D14,所述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与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与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排针CN1的1号管脚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排针CN1的3号管脚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雷模块(1)、灯光报警模块(2)和接地检测模块(3),所述防雷模块(1)包括排针CN1、光耦合器G1,所述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9和电容C1,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与光耦合器G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所述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两端上并联有电容C11和稳压二极管D14,所述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与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与光耦合器G1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排针CN1的1号管脚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排针CN1的3号管脚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芯片U1和数码管U2,所述控制芯片U1的1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4与数码管U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2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6与数码管U2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3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1与数码管U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4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3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6号管脚通过串联电容C3接地,所述电容C3与控制芯片U1的6号管脚连接的一端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8号管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9号管脚通过串联电容C4与控制芯片U1的10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9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8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0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7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号管脚和12号管脚分别通过串联电阻R16和电阻R15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号管脚通过串联开关接地,所述开关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控制芯片U1的12号管脚与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3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8与数码管U2的6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2与数码管U2的7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5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7与数码管U2的8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16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5与数码管U2的9号管脚连接,所述数码管U2的5号管脚与三极管T3发射极连接,所述数码管U2的10号管脚与三极管T4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3和三极管T4的集电极均接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四线具有防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报警模块(2)包括光耦合器G2、扬声器J1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所述控制芯片U1的5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4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扬声器J1的一端连接,所述扬声器J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7号管脚通过串联电阻R19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供电电压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电阻R21与光耦合器G2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2内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光耦合器G2内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电阻R3与排针CN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光耦合器G2内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依次串联电阻R10和电阻R9与排针CN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为共阴极,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9连接的一端与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的一个正极连接,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LED4的另一个正极通过串联电阻R103与排针CN2的5号管脚连接,所述双色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江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