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信计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48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信计算机,包括底座和机箱,所述底座顶部的四端以及中间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所述弹性件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机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所述机箱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风扇,所述机箱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机箱内部的一侧通过所述安装座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管道连接套,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储存箱和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散热性能好和防尘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信计算机
本技术涉及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具体为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信计算机。
技术介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和综合,以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用于包含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或者多种传感器的信息处理技术。随着传感器应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工业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成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形成一门热门新兴学科和技术。现有的在通过计算机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自动分析和综合时,计算机内部的各元件处于高速的运转状态,如过不及时的进行散热处理,容易使得内部的元件由于高热损坏,进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性能,现有计算机散热装置结构固定不易调节、防尘效果差和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了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对散热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且长期使用后,防尘网上容易积满灰尘,从而堵塞气流的通路进而影响散热效果,为了消除这些影响,需要定期清洗扇叶以及防尘网,但是,现有的扇叶以及防尘网均设置在机箱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信计算机,包括底座(1)和机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端以及中间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所述弹性件(2)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机箱(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所述机箱(4)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风管(12),所述进风管(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设置有风扇(16),所述机箱(4)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17),所述机箱(4)内部的一侧通过所述安装座(17)安装有冷却管(11),所述冷却管(11)的两端均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信计算机,包括底座(1)和机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端以及中间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所述弹性件(2)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机箱(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所述机箱(4)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风管(12),所述进风管(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设置有风扇(16),所述机箱(4)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17),所述机箱(4)内部的一侧通过所述安装座(17)安装有冷却管(11),所述冷却管(11)的两端均设置有管道连接套(21),所述机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储存箱(7)和水泵(9),所述冷却液储存箱(7)的顶部设置有注液管(8),所述水泵(9)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10),所述水泵(9)的另一侧设置有吸液管(20),所述出液管(10)的一端通过所述管道连接套(21)与所述冷却管(11)的一端连接,所述吸液管(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液储存箱(7)的内部,所述冷却液储存箱(7)的一侧设置有回液管(19),所述回液管(19)的一端通过所述管道连接套(21)与所述冷却管(11)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信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宇孙冰景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曼汉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