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及光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45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及光源,包括激光芯片以及发光区,发光区平行结平面方向为慢轴,垂直结平面方向为快轴,快轴的发光角度大于慢轴的发光角度,还包括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设置在激光芯片设置有发光区的一侧,发光区快轴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光纤的轴向垂直,所述发光区朝向第一光纤的侧面发射激光,激光从侧面穿过第一光纤;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用于定位第一光纤的位置,利用定位装置对第一光纤进行定位,提高了装配精度,缩短了装配时间,节约了人力,该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利用激光芯片底座和线路板底座散热,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的组成部件散热,节省了散热部件或装置,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及光源
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地说,涉及激光芯片发射的激光依靠光纤整形的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照明技术的发展,激光装置的需求及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芯片发射的激光在水平方向平行于发光区长条方向是慢轴方向,竖直方向垂直于发光区长条方向是快轴方向,激光芯片所发出的激光在快轴方向的发光角度与慢轴方向的发光角度不同,通常是快轴方向的发光角度大于慢轴方向的发光角度。快轴和慢轴发光角度的不同,导致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为发散的长条形光束,这使得激光芯片应用率不高,尤其是在照明领域中激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时候,必须对快轴和慢轴的角分布进行调整。现有的激光装置调整上述角分布所采用的技术普遍结构复杂、体积大、成品率低、推广应用困难。如专利公开号CN104991347A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激光整形照明器,其包括了准直系统、微透镜阵列组及扩束系统,该专利需要准直系统、微透镜阵列组及扩束系统相配合,该专利的结构复杂、装配过程中校准困难、而且体积大、推广应用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包括激光芯片,激光芯片包括发光区,发光区平行结平面方向为慢轴,垂直结平面方向为快轴,快轴的发光角度大于慢轴的发光角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设置在激光芯片设置有发光区的一侧,发光区快轴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光纤的轴向垂直,所述发光区朝向第一光纤的侧面发射激光,激光从侧面穿过第一光纤;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用于定位第一光纤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包括激光芯片,激光芯片包括发光区,发光区平行结平面方向为慢轴,垂直结平面方向为快轴,快轴的发光角度大于慢轴的发光角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设置在激光芯片设置有发光区的一侧,发光区快轴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光纤的轴向垂直,所述发光区朝向第一光纤的侧面发射激光,激光从侧面穿过第一光纤;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用于定位第一光纤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芯片底座和线路板底座,所述激光芯片底座包括一个激光芯片底座平面,线路板底座包括一个线路板底座平面,所述激光芯片底座朝向第一光纤的一端包括激光芯片底座定位面;所述激光芯片固定设置在激光芯片底座平面上,所述激光芯片底座固定设置在线路板底座平面上,定位装置以激光芯片底座定位面为基准固定设置在激光芯片底座平面上,第一光纤以定位装置为基准固定设置在线路板底座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的半径为R,所述发光区到线路板底座平面的距离为K,激光芯片发光区到第一光纤轴心的距离的定位公差为M,第一光纤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6.6M<R<1.5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侧面对激光整形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湖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