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42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包括中央处理器、采集漏电模块、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电源模块、指示模块、升压电路、控制供电电路、蜂鸣报警器;所述采集漏电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采集漏电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向中央处理器、指示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所述的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
本技术涉及漏电检测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
技术介绍
由于电线或电器的劣化、老化及机械化损伤而导致电流外漏的漏电现象。此类漏电现象所产生的漏电电流接触木材等建筑材料或可燃性物质时,将引发火灾。因此,发生漏电时,目前使用可发出警报的漏电警报器或切断漏电设备电流的漏电继电器,但这些漏电报警装置,由于电源供电问题,不能实时检测漏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漏电报警装置,由于电源供电问题,不能实时检测漏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其能解决电源供电问题,实时提供电源,并能进行报警提示。为实现上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包括中央处理器、采集漏电模块、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电源模块、指示模块、升压电路、控制供电电路、蜂鸣报警器;所述采集漏电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采集漏电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向中央处理器、指示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所述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技术利用采集漏电模块进行对目标进行漏电检测,将检测到信息通过信号电平转换电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当检测到漏电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蜂鸣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本技术的电源模块提供的电源需要通过升压电路进行升压后才能向采集漏电模块提供电源,同时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供电电路控制升压电路是否工作,进而控制采集漏电模块的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采集漏电模块包括接线端子、瞬态抑制二极管、电容C8、电阻R10、电容C10、电容C13、电容C9、用于检测漏电的漏电检测芯片U2,其型号为M54123;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VR引脚与接线端子的一个引脚连接;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IN引脚通过电阻R4与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连接;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电容C10、电阻R10均并联在漏电检测芯片U2的VR引脚、电阻R4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8的一端与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VR引脚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OD引脚、SC引脚均通过电容C13接地;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VS引脚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NR引脚通过电容C9与漏电检测芯片U2的OS引脚;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OS引脚与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5、场效应管Q1、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2、电阻R3;所述的电阻R5的一端与漏电检测芯片U2的OS引脚电性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1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场效应管Q1的2引脚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3引脚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在场效应管Q1的3引脚与电阻R7之间;电阻R6的另一端接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接VCC;同时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再进一步地,控制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11、三极管Q4、电阻R9、场效应管Q3;所述的电阻R11的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VCC;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漏极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栅极之间串联电阻R9。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7、电阻R15、电阻R14、电感L2、电阻R20、电阻R18、电容C18、电容EC1、二极管D3、电容C16、升压芯片U3,所述的升压芯片U3的型号为MC34063;所述的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与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同时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通过电容C17接地;所述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依次通过电阻R15、电感L2与升压芯片的SWC引脚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DRVC引脚通过电阻R14接在电阻R15、电感L2之间;所述升压芯片U3的IPK引脚接在电阻R15、电感L2之间;所述升压芯片U3的-VIN引脚通过电阻R20接地;同时升压芯片U3的-VIN引脚通过电阻R18与漏电检测芯片U2的VS引脚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SWC引脚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输出端接在电阻R18、漏电检测芯片U2的VS引脚之间;所述的电容C18的一端、电容EC1的一端均接在电阻R18、漏电检测芯片U2的VS引脚之间;所述的电容C18的另一端、电容EC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升压芯片U3的TCAP引脚与GND引脚之间串联电容C16;升压芯片U3的GND引脚接地。再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市电采集电路、切换电路、锂电池模组;所述的市电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采集市电,检测市电是否掉电,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所述的切换电路用于选择由市电供电还是锂电池模组供电。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市电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22、电阻R25、三极管Q8、电阻R19、三极管Q7、电阻R16;所述的电阻R22的一端用于接市电,电阻R2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电阻R25的一端接在电阻R22与三级管Q8的基极之间,电阻R2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9接VCC电源;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接在电阻R19、三极管Q8的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6接VCC电源,同时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切换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电阻R27、电阻R28、三极管Q10、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6、三极管Q9、二极管R21;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接市电,所述的二极管D4的输入端接3.8V电源,二极管D4的输出端依次通过二极管D5、二极管D6接在电阻R27、市电之间;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0的基极,所述电阻R28的一端接在电阻R27、三极管Q10的基极之间;所述的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3接锂电池模组;所述电阻R24的一端接在电阻R23、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采集漏电模块、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电源模块、指示模块、升压电路、控制供电电路、蜂鸣报警器;/n所述采集漏电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所述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n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性连接;/n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采集漏电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n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所述电源模块向中央处理器、指示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n所述的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采集漏电模块、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电源模块、指示模块、升压电路、控制供电电路、蜂鸣报警器;
所述采集漏电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控制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采集漏电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
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向中央处理器、指示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
所述的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漏电模块包括接线端子、瞬态抑制二极管、电容C8、电阻R10、电容C10、电容C13、电容C9、用于检测漏电的漏电检测芯片U2,其型号为M54123;
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VR引脚与接线端子的一个引脚连接;
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IN引脚通过电阻R4与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连接;
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电容C10、电阻R10均并联在漏电检测芯片U2的VR引脚、电阻R4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8的一端与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VR引脚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OD引脚、SC引脚均通过电容C13接地;
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VS引脚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NR引脚通过电容C9与漏电检测芯片U2的OS引脚;
所述的漏电检测芯片U2的OS引脚与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5、场效应管Q1、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2、电阻R3;
所述的电阻R5的一端与漏电检测芯片U2的OS引脚电性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1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的场效应管Q1的2引脚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3引脚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在场效应管Q1的3引脚与电阻R7之间;电阻R6的另一端接升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接VCC;
同时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控制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11、三极管Q4、电阻R9、场效应管Q3;
所述的电阻R11的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
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VCC;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漏极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栅极之间串联电阻R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电式漏电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7、电阻R15、电阻R14、电感L2、电阻R20、电阻R18、电容C18、电容EC1、二极管D3、电容C16、升压芯片U3,所述的升压芯片U3的型号为MC34063;
所述的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与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同时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通过电容C17接地;
所述升压芯片U3的VCC引脚依次通过电阻R15、电感L2与升压芯片的SWC引脚连接;
所述升压芯片U3的DRVC引脚通过电阻R14接在电阻R15、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楷杨永梁铭霖曹彦朝李振维赖长江张恒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