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带汽电双驱给水泵的空冷耦合运行系统布置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724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火电厂带汽电双驱给水泵的空冷耦合运行系统布置,其中给水泵连接小汽轮机和电动机;主汽轮机通过第一乏汽主管道顺次连接排汽装置和直接空冷系统;第一乏汽主管道另设第一支管道与复合式间接冷却系统连接,第一支管道上设第三阀门;小汽轮机经第二乏汽主管道与排汽装置连接;第二乏汽主管道上设第二阀门,还另设第二支管道与复合式间接冷却系统连接;第二支管道上设第一阀门,且第二支管道的流入端位于第二阀门的上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及汽电双驱切换对机组背压的影响,通过采用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耦合布置及运行的方式实现冷端对汽机侧工况变化及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从而实现全年低背压、节能降造提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带汽电双驱给水泵的空冷耦合运行系统布置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带汽电双驱给水泵的空冷耦合运行系统布置方案,主要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排汽及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火电厂运行系统中,给水泵驱动一般择一采用汽动或电动,或汽电双驱方式;冷却系统采用直接空冷或者间接空冷。而目前,关于给水泵驱动方式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考虑不多,其与冷却系统之间的耦合运行更是很少提及。同时,冷却系统一般采用间接空冷或者直接空冷系统,在冷端配置上一般按照最大排汽量给予考虑,对于机侧的运行情况考虑不多。因此,现行系统中,在非热季容易出现空冷配置冗余,在热季又容易出现夏季背压偏高,造成机组出力降低。同时,随着机组容量及参数的提高,空冷机组低背压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空冷规模更大,造成冷端的投资非常巨大。且由于电厂灵活性的要求,需要机组适应更复杂的运行工况以满足负荷的变化要求。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带汽电双驱给水泵的空冷耦合运行系统布置,即提出一种适应电厂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带汽电双驱给水泵的空冷耦合运行系统布置,包含主汽轮机(10)和给水泵(40),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40)为汽电双动力驱动,其连接有小汽轮机(401)和电动机(402);/n所述主汽轮机(10)通过第一乏汽主管道顺次连接有排汽装置(30)和直接空冷系统;所述排汽装置(30)和所述直接空冷系统之间的第一乏汽主管道上另设一第一支管道与复合式间接冷却系统连接,且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DF-03;/n所述小汽轮机(401)经第二乏汽主管道与所述排汽装置(30)连接;所述第二乏汽主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DF-02,用以启闭所述第二乏汽主管道与所述排汽装置(30)之间接的乏汽流通;/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带汽电双驱给水泵的空冷耦合运行系统布置,包含主汽轮机(10)和给水泵(40),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40)为汽电双动力驱动,其连接有小汽轮机(401)和电动机(402);
所述主汽轮机(10)通过第一乏汽主管道顺次连接有排汽装置(30)和直接空冷系统;所述排汽装置(30)和所述直接空冷系统之间的第一乏汽主管道上另设一第一支管道与复合式间接冷却系统连接,且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DF-03;
所述小汽轮机(401)经第二乏汽主管道与所述排汽装置(30)连接;所述第二乏汽主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DF-02,用以启闭所述第二乏汽主管道与所述排汽装置(30)之间接的乏汽流通;
所述第二乏汽主管道另设一第二支管道与所述复合式间接冷却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支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DF-01,用以启闭所述第二支管道的流通,且所述第二支管道的流入端位于所述第二阀门DF-02的上游。


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源舒吉龙密长海冯璟荣立爽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