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2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上炉体,所述上炉体内设有两个侧炉壁,两个侧炉壁将上炉体分隔成熔炼区、过滤区和上引区,两个侧炉壁之间设有中间炉壁,所述侧炉壁的底部、中间炉壁的中部及底部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过滤区设有侧隔板和中间隔板,所述侧隔板与侧炉壁相匹配,所述中间隔板与中间炉壁相匹配,所述侧隔板的底部、中部横向设有过滤网,所述中间隔板的中部和一个端部也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多个过滤网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地过滤铜液中的杂质,防止上引铜杆夹杂;根据过滤效果,随时堵塞、损坏的过滤网,提高了隔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了铜液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熔炼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
技术介绍
上引法是生产无氧铜杆的重要工序,该工序主要涉及上引熔炼炉。上引熔炼炉的工作原理同变压器原理相似,即通过感应电流将熔沟内金属熔化,进而通过热传递将炉内电解铜熔化,最后将熔化后的铜液通过上引结晶器制成铜杆。熔炼过程中为防止氧气进入,需要在铜液的表面覆盖一层木炭;另外在熔炼过程中铜液易于炉衬发生反应,产生炉渣。而上引过程中铜液中的木炭、炉渣等杂质容易进入到上引铜杆内部,造成铜杆夹杂,严重影响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及其自过滤上引熔炼方法,它解决了上引熔炼过程中上引铜杆夹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上炉体和下炉体,所述下炉体包括熔沟、水套、线圈和铁芯,所述上炉体内设有两个侧炉壁,两个侧炉壁将上炉体分隔成熔炼区、过滤区和上引区,两个侧炉壁之间设有中间炉壁,所述侧炉壁的底部、中间炉壁的中部及底部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过滤区设有侧隔板和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上炉体和下炉体,所述下炉体包括熔沟(8)、水套(9)、线圈(10)和铁芯(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体内设有两个侧炉壁(3),两个侧炉壁(3)将上炉体分隔成熔炼区(15)、过滤区(13)和上引区(7),两个侧炉壁(3)之间设有中间炉壁,所述侧炉壁(3)的底部、中间炉壁的中部及底部开设有贯通孔(14),所述过滤区(13)设有侧隔板(4)和中间隔板(5),所述侧隔板(4)与侧炉壁(3)相匹配,所述中间隔板(5)与中间炉壁相匹配,所述侧隔板(4)的底部、中部横向设有过滤网(12),所述中间隔板(5)的中部和一个端部也设有过滤网(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上炉体和下炉体,所述下炉体包括熔沟(8)、水套(9)、线圈(10)和铁芯(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体内设有两个侧炉壁(3),两个侧炉壁(3)将上炉体分隔成熔炼区(15)、过滤区(13)和上引区(7),两个侧炉壁(3)之间设有中间炉壁,所述侧炉壁(3)的底部、中间炉壁的中部及底部开设有贯通孔(14),所述过滤区(13)设有侧隔板(4)和中间隔板(5),所述侧隔板(4)与侧炉壁(3)相匹配,所述中间隔板(5)与中间炉壁相匹配,所述侧隔板(4)的底部、中部横向设有过滤网(12),所述中间隔板(5)的中部和一个端部也设有过滤网(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区(7)对应一个下炉体,所述熔炼区(15)对应另一个下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过滤上引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11)贯通于线圈(10),所述线圈(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迎吴冬宁路超李学斌沈华赵德胜杨玉军寇宗乾孟宪浩吴静高峰于婷黄阳周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