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晓锋专利>正文

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20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涉及黑水虻幼虫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可旋转的脱水筒,所述脱水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脱水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弯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弯管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两端内侧,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一密封套,所述出料弯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的外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输送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餐厨垃圾从进料导管进入脱水筒内进行脱水,出料弯管可以抽出脱水筒内的餐厨垃圾,实现连续处理原料的能力,不需要进行停机进行原料的添加,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黑水虻幼虫饲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黑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利用餐厨垃圾喂养幼虫,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餐厨垃圾由于含有大量水分,呈现出固液混合的状态,因此在进行喂养前需要进行分离干燥,排出多余水分,留下固体的食物残留,对餐厨垃圾进行脱水,需要使用分离干燥装置进行餐厨垃圾进行初步的脱水预处理。目前的分离干燥装置出料口多数固定在脱水筒上,需要停下脱水筒才能够进行原料的添加及脱水后原料的排出,这样一来设备经常进行启停,浪费较多时间,不能连续进行分离加工,降低了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能够在脱水筒的运行过程中进行餐厨垃圾的进入及排出,不需要进行停机,进行连续的分离处理,提高了餐厨垃圾处理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内可旋转的脱水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筒(1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13),所述脱水筒(1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弯管(14),所述进料管(13)和出料弯管(14)通过轴承(15)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10)两端内侧,所述进料管(13)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一密封套(16),所述出料弯管(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套(17),所述第一密封套(16)和第二密封套(17)的外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28),所述第一密封套(1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输送导管(18),所述第二密封套(1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导料管(19),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内可旋转的脱水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筒(1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13),所述脱水筒(1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弯管(14),所述进料管(13)和出料弯管(14)通过轴承(15)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10)两端内侧,所述进料管(13)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一密封套(16),所述出料弯管(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套(17),所述第一密封套(16)和第二密封套(17)的外侧均设置有锁紧组件(28),所述第一密封套(1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输送导管(18),所述第二密封套(1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导料管(19),所述导料管(19)的一端连接有抽料泵(29),所述进料管(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分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28)包括有压紧环(26)和螺纹旋钮(27),所述第一密封套(16)和第二密封套(17)均贯穿压紧环(26),所述螺纹旋钮(27)螺纹连接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