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叶定位结构和空调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17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叶定位结构和空调内机,摆叶定位结构包括:承载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件上的摆叶,电磁铁,能够与电磁铁吸附的吸附件,以及控制电磁铁磁性的电路;其中,电磁铁和吸附件中,一者设置在承载件的至少两个定位位置上,另一者设置在摆叶上;摆叶的转动位置至少为两个,且转动位置与定位位置一一对应;摆叶通过在某个定位位置吸附的电磁铁和吸附件被定位在某个转动位置。上述摆叶定位结构采用电磁吸附来定位摆叶,则较难出现磨损,即使出现磨损也不会影响电磁铁和吸附件的吸附,提高了定位摆叶的可靠性,也减小了噪音和掰动摆叶所需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叶定位结构和空调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摆叶定位结构和空调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内机通过导风组件来实现导风,导风组件主要包括导风板和摆叶,其中,摆叶的转动可手动操作,也可电动操作。对于手动操作摆叶结构,摆叶采用凸台和凹槽的配合实现定位。但是,凸台较易磨损导致摆叶定位失效,使得定位摆叶的可靠性较低。另外,人手掰动摆叶时较费力,噪音较大。另外,手动操作摆叶结构中通过人手旋转摆叶旋钮来调节摆叶的角度,为了提高美观度,摆叶旋钮通常设置在出风口中。用户较难发现摆叶旋钮,人手较难触及。而且,在空调工作状态下,旋转摆叶,存在伤手风险。综上所述,如何定位摆叶,以提高定位摆叶的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叶定位结构,以提高定位摆叶的可靠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摆叶定位结构的空调内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摆叶定位结构,包括:承载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的摆叶,电磁铁,能够与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件(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的摆叶(3),电磁铁(2),能够与所述电磁铁(2)吸附的吸附件(6),以及控制所述电磁铁(2)磁性的电路;/n其中,所述电磁铁(2)和所述吸附件(6)中,一者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的至少两个定位位置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摆叶(3)上;/n所述摆叶(3)的转动位置至少为两个,且所述转动位置与所述定位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摆叶(3)通过在某个所述定位位置吸附的所述电磁铁(2)和所述吸附件(6)被定位在某个所述转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件(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的摆叶(3),电磁铁(2),能够与所述电磁铁(2)吸附的吸附件(6),以及控制所述电磁铁(2)磁性的电路;
其中,所述电磁铁(2)和所述吸附件(6)中,一者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的至少两个定位位置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摆叶(3)上;
所述摆叶(3)的转动位置至少为两个,且所述转动位置与所述定位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摆叶(3)通过在某个所述定位位置吸附的所述电磁铁(2)和所述吸附件(6)被定位在某个所述转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2)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所述吸附件(6)设置在所述摆叶(3)上,所述吸附件(6)为铁件,所述电路控制所述电磁铁(2)通电和断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叶(3)至少为两个,所述定位位置至少为两组,每个所述摆叶(3)对应一组所述定位位置,每组所述定位位置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位置;
任意两个所述摆叶(3)具有相同的所述转动位置,任意两组所述定位位置具有相同的定位位置;
所述电路控制所有组的同一所述定位位置的所述电磁铁(2)同时通电和断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2)设置在所述摆叶(3)上,所述吸附件(6)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上,所述吸附件(6)为磁铁,所述转动位置和所述定位位置均为两个,所述电路控制流经所述电磁铁(2)的电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叶(3)至少为两个,所述定位位置至少为两组,每个所述摆叶(3)对应一组所述定位位置;
任意两个所述摆叶(3)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豪刘娟高丽丽李建科孙冬松袁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