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15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其中,导风板包括第一本体,其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用于铰接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第二本体,其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用于铰接于壳体,第二本体可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平移地插接于第一本体,以使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风板在安装于壳体时,无需将其掰弯,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技术介绍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通常为水平横向延伸的长条状,出风口处设置有长条状的导风板,导风板可绕水平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以便调节出风口的上下出风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板40上通常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铰接部41,铰接部41上设置轴(或开孔),壳体30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部31,其上设置有开孔(或轴)。铰接部41与安装部31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安装导风板40时,需要先将一个轴插入对应的开孔,然后掰弯导风板40,才能将其余轴插入对应的开孔中。但是,这种装配方式非常费力。而且,导风板受力被掰弯后,有可能无法及时恢复原状,影响导风板外观的精细化和导风板本身的使用寿命。如果导风板本身长度较短而不易形变,会使装配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安装导风板时无需掰弯导风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简化导风板的安装操作。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导风板的稳定性。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其包括:第一本体,其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用于铰接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第二本体,其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用于铰接于壳体,第二本体可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平移地插接于第一本体,以使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间距可调。可选地,第一本体的一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容纳槽穿透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且其平行于第一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形成有开口相对的两个插槽;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两个平行于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的插接边,每个插接边插入一个插槽内。可选地,容纳槽的底面形成有一个第一定位齿或在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定位齿,第一定位齿沿第一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本体的与容纳槽底面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定位齿或在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定位齿,第二定位齿沿第二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与第一定位齿相互啮合,从而对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约束。可选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以便在两者受到外力达到预设阈值时产生弹性形变使第一定位齿和第二定位齿脱离啮合。可选地,第一定位齿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第一定位齿之间具有镂空孔,以利于第一本体发生弹性形变。可选地,第二定位齿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第二定位齿之间具有镂空孔,以利于第二本体发生弹性形变。可选地,第一定位齿为凸出容纳槽底面的凸棱,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斜坡面;第二定位齿为凸出第二本体表面的凸棱,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斜坡面。可选地,第一定位齿的斜坡面的坡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定位齿的斜坡面的坡度。可选地,导风板配置成在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完成插接后,使两者处于同侧的表面相互平齐。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形成有出风口;和至少一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其位于出风口处,且其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分别可绕同一轴线转动地连接于壳体,以允许导风板转动地引导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本技术的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中,导风板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部分插接而成,两者分别具有用于与壳体可转动相连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第二本体可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平移地插接于第一本体,这便使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间距可调。装配人员安装导风板时,可先将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距离调小,然后将第一铰接部安装于壳体上相应的安装部,再向外拉出第二本体将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间距调大,使第二铰接部靠近壳体上相应的安装部,最后完成第二铰接部与相应安装部的连接。如此一来,装配导风板时无需掰弯导风板,操作非常简单省力,且不会因掰弯导风板对其外观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导风板中,第一本体设置容纳槽,容纳槽的两侧壁形成有插槽,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两个插接边以插入两个插槽。本技术设计这种独特的插接结构,使第二本体插入第一本体后,使两者处于同侧的表面均相互平齐,使导风板外观更加美观。而且,这种插接结构在多个维度对第二本体进行约束,使第二本体在第一本体中的位置更加稳固。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导风板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第一定位齿和第二定位齿的啮合,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一定的约束,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避免第二本体从第一本体的插槽内松脱晃动。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导风板中,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以便两者受到的外力达到预设阈值时可产生弹性形变使第一定位齿和第二定位齿脱离啮合。这样设置可具有以下效果:使操作者施加足够大的推力或拉力即可调节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即调节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距离)。并且,在调节完毕后,在无足够大外力作用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固,不会出现松脱。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现有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和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安装于壳体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在安装于壳体的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导风板安装于壳体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导风板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的A部放大图;图7是图5中的第二本体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3至图7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20在安装于壳体10的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导风板20安装于壳体10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和图4为重点示出导风板20与壳体10的连接关系,仅使出了壳体10的一部分和导风板20,壳体10的其余部分以及室内机的其余各部件均未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板20用于安装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12处,用于调节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例如图3和图4所示,导风板20可绕水平横向延伸的轴线x轴转动,以调节出风口12的上下出风方向。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板20一般性地可包括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第一本体10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本体,其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用于铰接于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n第二本体,其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用于铰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本体可沿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平移地插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以使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间距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其上具有第一铰接部,用于铰接于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
第二本体,其上具有第二铰接部,用于铰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本体可沿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平移地插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以使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间距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穿透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且其平行于所述第一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形成有开口相对的两个插槽;
所述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两个平行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的插接边,每个所述插接边插入一个所述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的底面形成有一个第一定位齿或在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定位齿,所述第一定位齿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本体的与所述容纳槽底面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定位齿或在所述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定位齿,所述第二定位齿沿所述第二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定位齿相互啮合,从而对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以便在两者受到外力达到预设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栋宋凤娟郝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