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068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包括:缓冲装置外壳和缓冲架,两个连接柱对称设置在下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滑板上,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上滑板并固定安装在上滑板上,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的底板内壁上,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滑板的底壁上,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滑板的顶壁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穿过缓冲装置外壳并与气囊缓冲腔室内部相通,托盘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靠近气囊缓冲腔室的一端,具有防止气囊堵塞管道,增加气囊气密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
本技术属于压力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作为一种制冷剂用来保藏食品,可用于人工降雨,同时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于制纯碱、尿素以及汽水等,还可以用于冷却剂、焊接、铸造工业、清凉饮料、灭火剂、碳酸盐类的制造、杀虫剂等等。二氧化碳在存储及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压力变化,保持固液气三态的平衡,现有二氧化碳存储罐三态平衡效果比较好的是气囊式缓冲罐,而且这种缓冲罐避免了二氧化碳直接与罐壁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了罐壁腐蚀。但是现有气囊式缓冲罐在保持三态平衡时气囊会收缩变动,在变动的膨胀过程中,内部的气囊有时会坠贴在罐底,会堵塞缓冲介质进出料孔,久而久之因为重力作用也会影响气囊上端的固定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缓冲罐气囊膨胀影响出料和气囊固定气密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具有膨胀稳定,气密性好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包括:罐体和气囊缓冲装置,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罐体分为顶部的上腔室和底部的气囊缓冲腔室,热交换装置固定安装在上腔室的顶板上,气囊的进气端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在分隔板上,所述气囊的进气端穿过分隔板并与上腔室相通,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气囊缓冲腔室的底板上并与气囊缓冲腔室的内部相通;所述气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装置外壳和缓冲架,所述缓冲装置外壳固定安装在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的内壁上,双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外壳的顶板和底板上;所述缓冲架,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均滑动安装在双导轨上,两个连接柱对称设置在下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滑板上,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上滑板并固定安装在上滑板上,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的底板内壁上,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滑板的底壁上,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滑板的顶壁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穿过缓冲装置外壳并与气囊缓冲腔室内部相通,托盘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靠近气囊缓冲腔室的一端。优选的是,所述下滑板的顶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挡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簧挡板与上滑板间的双导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是,所述两个连接柱靠近上滑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挡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弹簧挡板与上滑板间的连接柱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为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与缓冲装置壳体的接触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环。优选的是,所述托盘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技术通过在原有缓冲罐的基础上安装气囊缓冲装置,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缓冲架和支撑柱上的托盘将膨胀的气囊托起,有益于防止气囊堵塞缓冲介质,同时有益减小气囊与法兰盘之间的应力,从而保证气囊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缓冲装置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分隔板,3热交换装置,4法兰盘,5气囊,6托盘,7上腔室,8气囊缓冲腔室,9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10缓冲装置外壳,11双导轨,12旋转电机,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第一弹簧挡板,16连接柱,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挡板,19第二弹簧,20密封环,21下滑板,22上滑板,23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包括:罐体1和气囊缓冲装置,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将罐体1分为顶部的上腔室7和底部的气囊缓冲腔室8,热交换装置3固定安装在上腔室7的顶板上,气囊5的进气端通过法兰盘4固定安装在分隔板2上,所述气囊5的进气端穿过分隔板2并与上腔室7相通,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气囊缓冲腔室8的底板上并与气囊缓冲腔室8的内部相通;所述气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装置外壳10和缓冲架,所述缓冲装置外壳10固定安装在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9的内壁上,双导轨1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外壳10的顶板和底板上,双导轨11有益于缓冲架平稳移动,不会放生偏移。所述缓冲架,包括:上滑板22和下滑板21,所述上滑板22和下滑板21均滑动安装在双导轨11上,两个连接柱16对称设置在下滑板21的两端,所述连接柱1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滑板21上,所述连接柱16的另一端穿过上滑板22并固定安装在上滑板22上,旋转电机12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的底板内壁上,第一连杆1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12的轴上,所述第一连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4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滑板21的底壁上,转动安装有益于连杆间的传动以及第二连杆14与下滑板21间的传动更加顺畅,不会发生卡滞现象,所述支撑柱2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滑板22的顶壁上,所述支撑柱23的另一端穿过缓冲装置外壳11并与气囊缓冲腔室8内部相通,托盘6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3靠近气囊缓冲腔室8的一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当中的罐体1的稳态工作过程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当气囊5膨胀导致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9被堵塞时,可以启动旋转电机12,旋转电机12通过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带动缓冲架的上滑板22和下滑板21在双导轨11上滑动。当第一连杆13从运动轨迹最低点向运动轨迹最高点运动时,第二连杆14逐渐向上推动缓冲架在双导轨11上滑动,从而通过支撑柱23向上推动托盘6,最终托盘6将气囊5底部托起,预留出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9的间隙,有益于防止气囊5堵塞管道,同时有益于防止气囊5压力过大导致与法兰盘4的气密性降低。本技术进一步的下滑板21的顶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挡板15,第一弹簧挡板15与上滑板22间的双导轨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7,有益于在移动托盘6时对缓冲架体底部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使托盘6运动更加平和稳定,两个连接柱16靠近上滑板2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挡板18,所述第二弹簧挡板18与上滑板22间的连接柱1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9,有益于进一步对缓冲架体的上半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缓冲,使托盘6更加稳定的运动,本技术可以通过旋转电机12进一步调整托盘6的高度,适用于气囊5不同程度的膨胀。第一弹簧17与第二弹簧18均为不锈钢材质,有益于增加使用寿命,支撑柱23与缓冲装置壳体11的接触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环20,有益于防止缓冲介质进入缓冲装置外壳11内部。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气囊缓冲装置,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罐体分为顶部的上腔室和底部的气囊缓冲腔室,热交换装置固定安装在上腔室的顶板上,气囊的进气端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在分隔板上,所述气囊的进气端穿过分隔板并与上腔室相通,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气囊缓冲腔室的底板上并与气囊缓冲腔室的内部相通;/n所述气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装置外壳和缓冲架,所述缓冲装置外壳固定安装在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的内壁上,双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外壳的顶板和底板上;/n所述缓冲架,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均滑动安装在双导轨上,两个连接柱对称设置在下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滑板上,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上滑板并固定安装在上滑板上,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的底板内壁上,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滑板的底壁上,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滑板的顶壁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穿过缓冲装置外壳并与气囊缓冲腔室内部相通,托盘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靠近气囊缓冲腔室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缓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气囊缓冲装置,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罐体分为顶部的上腔室和底部的气囊缓冲腔室,热交换装置固定安装在上腔室的顶板上,气囊的进气端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在分隔板上,所述气囊的进气端穿过分隔板并与上腔室相通,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气囊缓冲腔室的底板上并与气囊缓冲腔室的内部相通;
所述气囊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装置外壳和缓冲架,所述缓冲装置外壳固定安装在缓冲介质进出料管道的内壁上,双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外壳的顶板和底板上;
所述缓冲架,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均滑动安装在双导轨上,两个连接柱对称设置在下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滑板上,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上滑板并固定安装在上滑板上,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缓冲装置的底板内壁上,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滑板的底壁上,支撑柱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佰成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