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LED照明风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91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功能LED照明风扇装置,立杆、折叠轴和灯头均设有凸头、凹槽、线孔、环形触板、伸缩触头和电线,凸头和凹槽分别设于立杆、折叠轴和灯头两端,环形触板设于凸头端,伸缩触头设于凹槽内,电线一一将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对应连接;风扇、立杆、折叠轴和灯头首尾相连;第一电路板设有信号传输模块,底座上设有信号接口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第二电路板设有信号转化模块与led电源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台灯模块化设置,将台灯和风扇良好的结合在一体,可根据需要组装,并拆卸便于存放和携带;该产品的插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紧密,调节方便,能实现多样化控制,有利于台灯功能的拓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LED照明风扇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无叶风扇的组合式LED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LED照明又称固态照明,作为继白炽灯、荧光灯后的第三代照明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特点,固态光源是被业界看好的未来十年替换传统照明器具极具潜力的新型光源,代表照明技术的未来。发展新固态照明,不仅是照明领域的革命,而且符合当前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台灯主要用于局部照明,便于阅读、学习、工作之时使用,节省能源;风扇主要用于人们纳凉、通风使用。这两种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时的常用之物,人们经常将这两种设备一起搭配使用,但在现有的结构上却很难较好的搭配起来,限制了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本专利的专利权人在先申请的专利CN206563207U公开了一种模块化LED照明装置,包括头灯、扩展灯、万向轮、灯杆、扩展杆、底盘固定座和底盘,头灯的一端与扩展灯的一端插接,扩展灯的另一端与万向轮的一端插接,万向轮的另一端与灯杆的一端插接,灯杆的另一端与扩展杆的一端插接,扩展杆的另一端与底盘固定座的一端插接,底盘固定座的另一端设有一固定螺母,底盘固定座的另一端与底盘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拔插,组合成需要的结构;但该结构的产品只能用作照明使用,功能较为单一。本专利的专利权人在专利CN208442588U公开了一种大功率LED照明净化模块灯,在前一专利基础上创新性的增加了空气净化装置,良好的将照明与空气净化结合在一起,但当前还没有将照明与风扇良好的结合于一体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接触性好,且同时具有风扇功能的组合式LED照明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多功能LED照明风扇装置,包括底座、风扇、立杆、折叠轴和灯头,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槽、第一电路板和控制面板,所述安装槽设于底座一端,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底座内,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底座表面;所述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均设有凸头、凹槽、线孔、环形触板、伸缩触头和电线;所述凸头和凹槽分别设于立杆、折叠轴、风扇和灯头两端,所述线孔贯穿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所述环形触板设于凸头端,所述伸缩触头设于凹槽内,所述电线一一将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对应连接;所述立杆的凸头与底座的安装槽连接,所述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首尾相连;所述灯头设有led光源和第二电路板,所述led光源与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两端的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电线连接;所述电线设有火线、零线和数据线,对应环形触板的环数和伸缩触头设有相同数目的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信号接口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信号转化模块与led电源连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之间设有绝缘套隔离。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为无叶风扇,带有独立控制开关。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无刷电机、叶轮、扩流器,该壳体上半部设有环形风腔和出风口,下半部设有网状通风孔作为风扇入风口;该无刷电机与叶轮相连。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杆设有1-2根,各根立杆长度不同。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拓展灯或灯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不同灯头相互并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通过将台灯各功能组件进行模块化设置,并将常用常用的台灯和风扇两种电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根据需要组装,并拆卸便于存放和携带;该产品的插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紧密,调节方便,能够完成不同角度照明调节,同时,可以控制风扇起到局部纳凉、通风的作用,并实现多样化控制,有利于台灯功能的拓展,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的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端结构示意图。图4为风扇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立杆的透视展开结构示意图。图6为折叠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灯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另一种灯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8所示,一种组合式多功能LED照明风扇装置,包括底座1、立杆2、风扇3、折叠轴4、灯头5。所述底座1设有安装槽11、连接线12、第一电路板13、电池14和控制面板15,所述安装槽11设于底座1一端,所述第一电路板13和电池14设于底座1内,所述控制面板15设于底座1表面。所述风扇2、立杆3、折叠轴4、灯头5均设有凸头21、凹槽22、线孔23、环形触板24、伸缩触头25和电线26,所述凸头21和凹槽22分别设于风扇2、立杆3、折叠轴4、灯头5两端,所述线孔23贯穿风扇2、立杆3、折叠轴4、灯头5,所述环形触板24设于凸头21端,所述伸缩触头25设于凹槽22内,所述电线26一一将环形触板24和伸缩触头25对应连接;所述立杆2的凸头21与底座1的安装槽11连接,所述风扇2、立杆3、折叠轴4、灯头5通过凸头21和凹槽22首尾相连。所述风扇3为无叶风扇结构,设有无刷电机31、叶轮32、扩流器33、环形风腔34、环形出风口35、控制电路及按钮36和网状进风口37,所述环形风腔34和环形出风口35设于风扇3壳体上部;所述无刷电机31、叶轮32和扩流器33安装于风扇3腔内下部,所述无刷电机31与叶轮32连接,通过无刷电机31带动叶轮32,并气流经过扩流器33送入环形风腔34内,然后风再从环形出风口35吹出,网状进风口37设于风扇3壳体底部;所述控制电路及按钮36设置于风扇3壳体上部,可实现对风扇启动、风速大小调节及模式的调节控制。所述灯头5设有led光源51、第二电路板52和光学透镜53,所述led光源51与第二电路板52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52与两端的环形触板24和伸缩触头25电线连接;所述电线26设有电源线261、和数据线262,对应环形触板24的环数和伸缩触头25设有相同数目的接口。所述透镜43扣在LED光源42上,使光源光线通过透镜43可以均匀照射出光。第一电路板13为系统主机,由AC-DC开关电源、单片机和控制面板;第二电路板52为系统从机,由单片机和LED光源组成,两块电路板间采用直流供电和串行总线通信,可通过第一电路板13分别控制第二电路板52中LED光源的灯光的效果,包括灯光的明亮程度、色温等。所述凸头21和凹槽22对接,使得环形触板24与伸缩触头25一一对应,并连接紧密,电源接触良好。所述不同环形触板24和伸缩触头25之间设有绝缘套隔离,避免电源相互干扰。所述立杆2设有1-2根,各根立杆2长度不同,根据需要安装不同长度立杆2至少一根,达到最佳的照明或信号传输效果。所述风扇3为扇叶隐藏型无叶风扇结构,即安全又美观,并设有独立开关控制,可以通过长短按来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短按是可以切换风扇的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LED照明风扇装置,包括底座、风扇、立杆、折叠轴和灯头,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槽、第一电路板和控制面板,所述安装槽设于底座一端,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底座内,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底座表面;/n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均设有凸头、凹槽、线孔、环形触板、伸缩触头和电线;所述凸头和凹槽分别设于立杆、折叠轴、风扇和灯头两端,所述线孔贯穿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所述环形触板设于凸头端,所述伸缩触头设于凹槽内,所述电线一一将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对应连接;/n所述立杆的凸头与底座的安装槽连接,所述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首尾相连;所述灯头设有led光源和第二电路板,所述led光源与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两端的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电线连接;所述电线设有火线、零线和数据线,对应环形触板的环数和伸缩触头设有相同数目的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信号接口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信号转化模块与led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LED照明风扇装置,包括底座、风扇、立杆、折叠轴和灯头,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槽、第一电路板和控制面板,所述安装槽设于底座一端,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底座内,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底座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均设有凸头、凹槽、线孔、环形触板、伸缩触头和电线;所述凸头和凹槽分别设于立杆、折叠轴、风扇和灯头两端,所述线孔贯穿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所述环形触板设于凸头端,所述伸缩触头设于凹槽内,所述电线一一将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对应连接;
所述立杆的凸头与底座的安装槽连接,所述立杆、风扇、折叠轴和灯头首尾相连;所述灯头设有led光源和第二电路板,所述led光源与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两端的环形触板和伸缩触头电线连接;所述电线设有火线、零线和数据线,对应环形触板的环数和伸缩触头设有相同数目的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信号接口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李麟冯志斌蔡淑惠吕毅军王凤松周剑扬田媛媛黄铭君饶光煊次仁旺姆张雪晴李濮洋赵得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