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91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包括有泵体与支架,泵体与支架之间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叶轮的对应端面之间、支架的内侧面与叶轮的对应端面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圈,耐磨圈与叶轮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叶轮与泵体之间、叶轮与支架之间设置有耐磨圈,由耐磨圈隔离叶轮与泵体以及支架、以使其不会发生直接接触,有效保护叶轮不被磨损,避免了旋涡泵的效率、扬程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泵
,特指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
技术介绍
:漩涡泵是一种叶片式泵,其水泵的流道由泵体与支架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组成,而叶轮则设置在环形空腔内,同时,泵体以及支架的环形表面与叶轮两端面之间的轴向间隙较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水泵流道内液体流速、压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叶轮所受到的径向力也会有差异,进而叶轮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摇摆、轴向窜动,使得叶轮与泵体或支架之间出现磨损现象,尤其是对高扬程旋涡泵,其随着水压压力的升高、叶轮的磨损程度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旋涡泵、避免由于叶轮轴向窜动而与支架或泵体发生磨损的叶轮防磨损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漩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包括有泵体与支架,泵体与支架之间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叶轮的对应端面之间、支架的内侧面与叶轮的对应端面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圈,耐磨圈与叶轮位于同一轴线上。在上述的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中,所述叶轮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或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支架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或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以及叶轮与支架对应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或所述支架的内侧面以及叶轮与泵体对应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两所述耐磨圈分别放置在对应环形凹槽内,且耐磨圈的厚度大于环形凹槽的深度。在上述的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中,所述耐磨圈的一端面与叶轮抵触连接、另一端面与泵体或支架抵触连接。在上述的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中,还包括有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外端穿入支架至环形空腔中、并与叶轮固定连接。在上述的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中,所述叶轮的内孔上开设有键槽,键槽内放置有平键,叶轮与电机转轴通过平键周向固定。在上述的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中,所述叶轮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平衡通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在叶轮与泵体之间、叶轮与支架之间设置有耐磨圈,由耐磨圈隔离叶轮与泵体以及支架、以使其不会发生直接接触,有效保护叶轮不被磨损,避免了旋涡泵的效率、扬程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叶轮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叶轮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四的支架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四的支架爆炸图。图中:1、支架;2、叶轮;3、耐磨圈;4、环形凹槽;5、键槽;6、平衡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实施例一: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包括有泵体与支架1,泵体与支架1之间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叶轮2,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叶轮2的对应端面之间、支架1的内侧面与叶轮2的对应端面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圈3,耐磨圈3与叶轮2位于同一轴线上。即本技术通过在叶轮2与泵体之间、叶轮2与支架1之间设置有耐磨圈3,由耐磨圈3隔离叶轮2与泵体以及支架1、以使其不会发生直接接触,有效保护叶轮2不被磨损,避免了旋涡泵的效率、扬程出现下降的现象发生。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两耐磨圈3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叶轮2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两所述耐磨圈3分别放置在对应环形凹槽4内,同时,为了确保耐磨圈3能够将叶轮2与泵体或支架1隔开,耐磨圈3的厚度大于环形凹槽4的深度。此外,为了使得叶轮2能够在环形空腔内稳定旋转工作、而不发生轴向窜动,所述耐磨圈3的一端面与叶轮2抵触连接、另一端面与泵体或支架1抵触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叶轮2的具体驱动结构为:还包括有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外端穿入支架1至环形空腔中、并与叶轮2固定连接。更进一步,为了使得叶轮2能够与电机转轴之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叶轮2的内孔上开设有键槽5,键槽5内放置有平键,叶轮2与电机转轴通过平键周向固定,即电机转轴通过平键将扭矩传递给叶轮2,同时,在叶轮2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平衡通孔6,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环形空腔内的液体能够通过平衡通孔6从叶轮2的一端流入另一端,从而能够有效平衡液体对叶轮2的轴向力,使得水泵运行时具备较好的平稳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两耐磨圈3的具体安装位置,即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支架1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两耐磨圈3分别放置在对应环形凹槽4内。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两耐磨圈3的具体安装位置,即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以及叶轮2与支架1对应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两耐磨圈3分别放置在对应环形凹槽4内。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两耐磨圈3的具体安装位置,即所述支架1的内侧面以及叶轮2与泵体对应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两耐磨圈3分别放置在对应环形凹槽4内。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包括有泵体与支架(1),泵体与支架(1)之间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叶轮(2)的对应端面之间、支架(1)的内侧面与叶轮(2)的对应端面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圈(3),耐磨圈(3)与叶轮(2)位于同一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包括有泵体与支架(1),泵体与支架(1)之间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叶轮(2)的对应端面之间、支架(1)的内侧面与叶轮(2)的对应端面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圈(3),耐磨圈(3)与叶轮(2)位于同一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涡泵的叶轮防磨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
或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与支架(1)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
或所述泵体的内侧面以及叶轮(2)与支架(1)对应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
或所述支架(1)的内侧面以及叶轮(2)与泵体对应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4),
两所述耐磨圈(3)分别放置在对应环形凹槽(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素华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