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77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为由立杆和横杆纵横交错构成的架体,其中所述横杆沿所述立杆的杆体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立杆和所述横杆之间通过盘扣承插连接;沿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方向,所述脚手架每隔若干跨设置加固架体和斜杆,其中所述加固架体一侧部伸出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之外,所述斜杆加固在位于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承力效果好且稳定;满足施工的安全性要求,可有效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可节约脚手架的施作材料,且便于对施作材料进行回收复用,绿色环保;降低施工成本,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扣式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盘扣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主要由立杆、横杆、斜杆等杆件组成,主要用于施工工作使用,其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攀爬到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作业,因此脚手架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往往是第一设计要素,其需要考虑各种抗力对其结构的影响,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目前,盘扣式脚手架往往通过增加立杆、横杆以及斜杆等杆件的尺寸、增大盘扣式脚手架的本体尺寸配合增加杆件的连接强度来提高脚手架的整体强度,可这些方法往往都会增加施工成本,同时还会增加脚手架的搭设工期,进而对施工工期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盘扣式脚手架,通过盘扣式连接杆件配合间隔布置的斜杆和加固架体,在保证脚手架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为由立杆和横杆纵横交错构成的架体,其中所述横杆沿所述立杆的杆体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立杆和所述横杆之间通过盘扣承插连接;沿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方向,所述脚手架每隔若干跨设置加固架体和斜杆,其中所述加固架体一侧部伸出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之外,所述斜杆加固在位于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所述立杆由若干立杆节段组装构成,所述立杆节段之间通过连接套管承插连接。临近于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一侧的该跨的脚手架主体上铺设有作为作业平台的支撑面板。在所述支撑面板的四周位置设置有高挡脚板。在所述支撑面板下方的所述脚手架主体上布设有防坠安全网。临近于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一侧的所述脚手架主体的每跨最外侧均设置一道立杆。在所述立杆的位置架设有上下通道,所述通道两侧设置密目安全网。在所述作业平台所处高度位置的所述脚手架主体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所述脚手架主体的外侧立面悬挂安全网。所述加固架体沿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方向每隔五跨布置;所述斜杆沿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方向每隔四跨布置。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承力效果好且稳定;满足施工的安全性要求,可有效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可节约脚手架的施作材料,且便于对施作材料进行回收复用,绿色环保;降低施工成本,经济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布置平面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布置平面图二;图3为图1的剖面图;图4为图2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杆件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5所示,图中标记1-16分别表示为:脚手架本体1、立杆2、横杆3、斜杆4、支撑面板5、加固架体6、灌注桩7、挂网喷射层8、侧墙9、高挡脚板10、防坠安全网11、上下通道12、底板13、立杆节段14、盘扣15、连接套管16。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盘扣式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如图1所示,该脚手架本体1用于供在一定高度的施工条件下,在灌注桩7的一侧施工挂网喷射层8;而如图2所示的脚手架本体1其用于在挂网喷射层8一侧的侧墙9的施工中。此时,如图1或图2所示,脚手架本体1临近挂网喷射层8或侧墙9方向的一侧侧面作为工作面,该工作面的面积应满足于施工要求,即施工人员可在工作面的范围内完成对施工目标进行施作的要求。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脚手架本体1搭设在底板13上,其为立杆2和横杆3纵横交错所拼接构成的框架体,其中立杆2均匀间隔布置构成脚手架本体1的支撑点,横杆3沿立杆2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将若干立杆2连接固定构成整体结构,以保证脚手架本体1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为了提高脚手架本体1的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沿脚手架本体1的工作面方向,在脚手架本体1上间隔布置有加固架体6,每个加固架体6均与脚手架本体1相连接固定,且加固架体6的位置伸出于脚手架本体1之外以通过增加支撑点和增大支撑面的方式来提高盘扣式脚手架的结构强度及承力效果。同时,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脚手架本体1内还设置有斜杆4,该斜杆4亦沿脚手架本体1的工作面方向间隔布置,其斜向连接固定在相邻两立杆2之间且位于相邻上下的横杆3之间的位置,以提高杆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脚手架本体1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方式相互配合的方式,在提高脚手架本体1承力效果的同时,节约杆件和相应的施工成本,相较于常规的满堂脚手架等而言,所用杆件数量极少,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如图1或图2所示,在脚手架本体1的工作面一侧的该跨的脚手架本体1上铺设有支撑面板5,该支撑面板5构成作业平台以供施工人员在其上方行走并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结合图3或图4所示,在支撑面板5的四周围设有一圈高挡脚板10,该高档脚板10为高于支撑面板5的板体,其目的是为了给予安全防护,如果有物件掉落或人员摔倒,滚落到脚手架边上时,高挡脚板10可以将其挡住,避免高空坠落。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支撑面板5下方的脚手架本体1内还设置有防坠安全网11,防坠安全网11的范围满足于包围作业平台的要求,即使施工人员不小心从作业平台上坠落依旧可以被防坠安全网11保护,避免发生人身危险。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施工人员攀爬至作业平台上,临近于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一侧的所述脚手架主体的每跨最外侧均设置一道立杆2。在立杆2的位置设置有上下通道12,该上下通道12可利用模板配合杆件进行搭设,同时在上下通道12的两侧设置密目安全网,保证施工人员在攀爬上下时的安全性。如图5所示,立杆2由若干立杆节段14拼接构成,若干立杆节段14之间通过连接套管16相承插连接固定。立杆节段14与横杆3之间通过盘扣15相承插连接固定。此时,如图5所示,当一立杆节段所处位置既要求与横杆3相承插连接固定又要求与另一立杆节段相承插固定时,可采用具有多承插口的盘扣15或盘扣15和连接套管16相组合使用的结构形式完成连接。结合图1和图5所示,脚手架本体1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5m节点位差进行调整,以提高脚手架本体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在脚手架主体1的作业平台位置(即支撑面板5所处的层)的外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在脚手架主体1的外侧立面悬挂安全网,以在该作业平台周围形成全方位的安全保护。加固架体6沿脚手架本体1的工作面方向每隔五跨布置;斜杆4沿脚手架本体1的工作面方向每隔四跨布置,以实现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优选择。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为由立杆和横杆纵横交错构成的架体,其中所述横杆沿所述立杆的杆体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立杆和所述横杆之间通过盘扣承插连接;沿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方向,所述脚手架每隔若干跨设置加固架体和斜杆,其中所述加固架体一侧部伸出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之外,所述斜杆加固在位于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为由立杆和横杆纵横交错构成的架体,其中所述横杆沿所述立杆的杆体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立杆和所述横杆之间通过盘扣承插连接;沿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方向,所述脚手架每隔若干跨设置加固架体和斜杆,其中所述加固架体一侧部伸出于所述脚手架的主体之外,所述斜杆加固在位于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由若干立杆节段组装构成,所述立杆节段之间通过连接套管承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临近于所述脚手架的工作面一侧的该跨的脚手架主体上铺设有作为作业平台的支撑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面板的四周位置设置有高挡脚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时宇宋国鹏迟鹏张鹏徐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