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住宅房屋抗震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层住宅房屋抗震建筑。
技术介绍
随着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成为住宅建筑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但是随着地震在全球范围的持续发生,迫使人们对建筑的抗震防震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的方式从之前的墙承重结构逐渐演变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由于主要受力点在柱和横梁上,墙并不受力,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是框架受地震波的影响而晃动,不像墙承重结构那样容易倒塌,使得抗震性能得到了提高。在框架结构中,对其结构稳定性影响很大的一方面是柱和横梁的连接方式,在现在的柱、横梁连接中,有刚性连接和铰接,其中刚性连接滑移小,不利于抗震,而铰接,滑移性好,利于抗震,但是对于高层住宅来说,铰接容易造成结构的不稳固,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适用于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好的柱、横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高层住宅在保证稳固性的前提下,牺牲了部分抗震性能,使得其抵抗高强度地震的能力较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住宅房屋抗震建筑,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端设置有圆球孔(3),所述圆球孔(3)的孔口尺寸小于所述圆球孔(3)的直径,所述圆球孔(3)中设置有钢筋球(4),所述钢筋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球孔(3)的孔口尺寸,所述横梁(2)的端部设置有伞状结构(6),所述伞状结构(6)伸入所述圆球孔(3)中并与所述钢筋球(4)连接,所述圆球孔(3)与钢筋球(4)之间填充有弹性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层住宅房屋抗震建筑,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端设置有圆球孔(3),所述圆球孔(3)的孔口尺寸小于所述圆球孔(3)的直径,所述圆球孔(3)中设置有钢筋球(4),所述钢筋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球孔(3)的孔口尺寸,所述横梁(2)的端部设置有伞状结构(6),所述伞状结构(6)伸入所述圆球孔(3)中并与所述钢筋球(4)连接,所述圆球孔(3)与钢筋球(4)之间填充有弹性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房屋抗震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球(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钢筋圈(40)和第二钢筋圈(41),所述第一钢筋圈(40)和第二钢筋圈(41)之间还设置有多根外凸的钢筋杆(42),所述钢筋杆(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圈(40)连接,所述钢筋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筋圈(41)连接,所述钢筋球(4)的端部尺寸小于所述圆球孔(3)的孔口尺寸,所述钢筋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球孔(3)的孔口尺寸。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栋,宋文华,郝兵须,任洪亮,侯军,闫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