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9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包括井盖基座,所述井盖基座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盖体,所述开口内壁设有环绕开口内壁设置的支撑凸环,所述盖体底面外缘处与支撑凸环相抵使盖体表面与顶盖底座顶面彼此平齐;所述支撑凸环下方的开口内壁设有基座铰接部,所述盖体底面设有靠近其外缘位置设置的盖体铰接部,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在井盖基座中心轴线或盖体中心轴线上彼此呈180度错开设置,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之间通过翻转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造型美观、安全性高、防盗效果佳、开启后可避免盖体丢失,同时能保证井盖基座与盖体彼此之间在日常开启及维护后盖回其周向位置固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
技术介绍
在园林、建筑施工领域内,窨井盖适用于保障城市排水、水暖分配维护必不可少的设施,由于其设置于大街小巷的各种路面上,其整体强度要求高,需要承载路面上经过的各种车辆,同时还需有一定的防盗效果,现有的普通窨井盖一般直接放置于井盖基座上,在开启时需要将其整个从井盖基座上挪开,扣回后容易与井盖基座之间的周向位置发生位移,尤其是路面设有交通标线等线条正好位于盖体上时,在扣回的过程中还需要调整盖体的周向角度使交通标线能对正;防盗窨井盖一般与井盖基座直接铰接,开启时直接以铰接点为轴线将盖体翻起,这就导致盖体与井盖基座两者在扣合后,井盖基座表面有一块沿其径向方向凹陷的铰接槽,盖体外缘则有一块沿其径向方向外凸的铰接部,其扣合后整体美观性较差,盖体表面轮廓不够圆润,同时其开启方式往往是直接向上翻起,遇到意外磕碰容易导致自动盖回夹伤施工操作人员,同时完全开启的井盖也容易造成行人意外坠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美观、安全性高、防盗效果佳、开启后可避免盖体丢失,同时能保证井盖基座与盖体彼此之间在日常开启及维护后盖回其周向位置固定的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包括井盖基座,所述井盖基座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盖体,所述开口内壁设有环绕开口内壁设置的支撑凸环,所述盖体底面外缘处与支撑凸环相抵使盖体表面与顶盖底座顶面彼此平齐;所述支撑凸环下方的开口内壁设有基座铰接部,所述盖体底面设有靠近其外缘位置设置的盖体铰接部,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在井盖基座中心轴线或盖体中心轴线上彼此呈180度错开设置,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之间通过翻转连杆连接,从而使盖体、翻转连杆与井盖基座三者呈“Z”字形对接;所述盖体扣于井盖基座上时、翻转连杆相对于基座铰接部往上摆动度数不小于90度。上述结构中,将盖体的铰接点隐藏于井盖基座内壁,能保证井盖整体美观性,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开启,如操作人员无需进入窨井内,只需将盖体一侧上翻,使盖体沿盖体与翻转连杆铰接位置翻起(图3所示),此时翻转连杆横贯整个开口,能有效防止行人意外坠入,形成遮挡效果;当操作人员需要进入窨井内时,只需将盖体一侧上翻,使盖体沿盖体与翻转连杆铰接位置翻起(图2所示),而后将盖体往基座铰接部方向拉动,此时翻转连杆撑起整个盖体(图4所示),并最终使翻转连杆上翻成竖直状态,同时盖体垂于翻转连杆端部(图5所示),便于操作人员进入窨井;具有造型美观、安全性高、防盗效果佳、开启后可避免盖体丢失,同时能保证井盖基座与盖体彼此之间在日常开启及维护后盖回其周向位置固定,避免发生画于盖体表面的交通标线歪斜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铰接部为两个并以铰接点为轴心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盖体铰接部为两个并以铰接点为轴心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翻转连杆一端铰接于两个基座铰接部之间、另一端铰接于两个盖体铰接部之间。上述结构中,有效提高翻转连杆与盖体及井盖基座之间的连接刚性,避免发生扭转摆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连杆包括两根彼此并列间隔设置的主支撑板,相邻主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肋条对接使翻转连杆呈现“工”字形断面。上述结构中,“工”字形断面的翻转连杆可提高翻转连杆的刚性及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底面设有以其中心为中点、呈放射状设置的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背向盖体底面的一面往靠近盖体外缘方向高度逐渐降低。上述结构中,支撑肋板用于增加盖体中心位置的支撑承载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肋板朝向盖体径向方向的侧壁与背向盖体底面的一面其两面对接处设有倒圆弧。上述结构中,倒圆弧在盖体扣回井盖基座的开口内时,能使支撑肋板顺利滑入支撑凸环内实现定心扣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肋板朝向盖体径向方向的侧壁与支撑凸环之间呈间隙配合。上述结构中,避免支撑肋板与支撑凸环发生卡滞导致盖体无法正常扣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底面中心设有支撑筒,各支撑肋板与支撑筒外壁对接。上述结构中,支撑肋板与支撑筒对接可减少各支撑肋板在盖体中心位置对接时造成的强度过剩及材料浪费,有利于减轻盖体重量及材料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中心设有对通开设的定位孔,所述盖体上还设有撬动孔及排水孔,所述撬动孔与排水孔两者在盖体周向方向间隔180度设置,所述撬动孔、定位孔及排水孔三者在盖体上排列成一直线。上述结构中,撬动孔、定位孔及排水孔三者在盖体上排列成一直线,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翻转连杆平行,有利于操作人员找正盖体的开启方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撬动孔呈腰形,其位于井盖基座上基座铰接部一侧上方的盖体上。上述结构中,腰形的撬动孔在开启时可作为着力点与撬棒对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基座表面及盖体表面设有摩擦纹。上述结构中,摩擦纹可提高摩擦力,避免车辆行经上方时发生打滑,同时在绘制交通标线时能增大附着力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盖体的铰接点隐藏于井盖基座内壁,能保证井盖整体美观性,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开启,如操作人员无需进入窨井内,只需将盖体一侧上翻,使盖体沿盖体与翻转连杆铰接位置翻起(图3所示),此时翻转连杆横贯整个开口,能有效防止行人意外坠入,形成遮挡效果;当操作人员需要进入窨井内时,只需将盖体一侧上翻,使盖体沿盖体与翻转连杆铰接位置翻起(图2所示),而后将盖体往基座铰接部方向拉动,此时翻转连杆撑起整个盖体(图4所示),并最终使翻转连杆上翻成竖直状态,同时盖体垂于翻转连杆端部(图5所示),便于操作人员进入窨井;具有造型美观、安全性高、防盗效果佳、开启后可避免盖体丢失,同时能保证井盖基座与盖体彼此之间在日常开启及维护后盖回其周向位置固定,避免发生画于盖体表面的交通标线歪斜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启过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盖体翻启未移除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盖体、翻转连杆及井盖基座展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盖体翻启并从井盖基座移除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0-井盖基座;11-开口;12-支撑凸环;13-基座铰接部;20-盖体;21-盖体铰接部;22-支撑肋板;221-倒圆弧;23-支撑筒;24-定位孔;25-撬动孔;26-排水孔;30-翻转连杆;31-主支撑板;32-支撑肋条;40-摩擦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6,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包括井盖基座10,所述井盖基座10上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处设有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包括井盖基座,所述井盖基座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壁设有环绕开口内壁设置的支撑凸环,所述盖体底面外缘处与支撑凸环相抵使盖体表面与顶盖底座顶面彼此平齐;所述支撑凸环下方的开口内壁设有基座铰接部,所述盖体底面设有靠近其外缘位置设置的盖体铰接部,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在井盖基座中心轴线或盖体中心轴线上彼此呈180度错开设置,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之间通过翻转连杆连接,从而使盖体、翻转连杆与井盖基座三者呈“Z”字形对接;所述盖体扣于井盖基座上时、翻转连杆相对于基座铰接部往上摆动度数不小于9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包括井盖基座,所述井盖基座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壁设有环绕开口内壁设置的支撑凸环,所述盖体底面外缘处与支撑凸环相抵使盖体表面与顶盖底座顶面彼此平齐;所述支撑凸环下方的开口内壁设有基座铰接部,所述盖体底面设有靠近其外缘位置设置的盖体铰接部,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在井盖基座中心轴线或盖体中心轴线上彼此呈180度错开设置,所述基座铰接部与盖体铰接部之间通过翻转连杆连接,从而使盖体、翻转连杆与井盖基座三者呈“Z”字形对接;所述盖体扣于井盖基座上时、翻转连杆相对于基座铰接部往上摆动度数不小于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铰接部为两个并以铰接点为轴心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盖体铰接部为两个并以铰接点为轴心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翻转连杆一端铰接于两个基座铰接部之间、另一端铰接于两个盖体铰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连杆包括两根彼此并列间隔设置的主支撑板,相邻主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肋条对接使翻转连杆呈现“工”字形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内铰防盗窨井盖,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勇陈海林李孙琛孔晓萍周亚纳叶孙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瓯海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