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59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底板上的上左护山、上中护山以及上右护山,上左护山和上右护山分别安装位于上底板的两侧,上中护山安装位于上底板的中部;上左护山和上右护山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布,上左护山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下倾斜走针面和位于内侧的第二上倾斜走针面,第一下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大夹角,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小夹角,大夹角大于45゜且小于80゜,小夹角不大于10゜,同时第一下倾斜走针面通过过渡圆弧导角与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一体连接,且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线凸点;通过简易的特定结构设计来改善走针轨迹不平稳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纱线被压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脑横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电脑横机制造领域中,机头三角部件是其核心部件,机头三角部件在机头驱动系统的驱动作用下,与织针引脚进行配合动作实现线圈度目控制,进而实现编织衣物的预期编织花型效果。具体来说,机头三角部件主要包括上底板,在上底板上分别安装用于对织针引脚进行引导走针进入度目三角的护山结构,用于翻针时长针上针脚走针路径的翻针导块以及在翻针时引导翻针上针脚移动的尖山(也叫紧吊目山角),以及在正常编织时用于长针下针脚的中山导块(也叫走针轨迹导向件)。进一步来说,现有的护山结构、紧吊目山角由于自身形状原因会导致其走针轨迹不平稳或容易存在断针的问题,进而影响衣物的编织效果以及编织效果。为了改善这类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830908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鞋面机上护山,具体提出将直角过渡面改为圆斜面过渡。然而申请人发现该单纯圆斜面过渡的设计有时会对纱线造成较大压力,导致纱线被压断。此外,现有走针轨迹导向件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其底部容易由于撞针而发生断裂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基于以上技术问题,同时基于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电脑横机制造领域的多年开发经验决定对寻求技术方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通过简易的特定结构设计来改善走针轨迹不平稳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纱线被压断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头三角部件的上底板上的上左护山、上中护山以及上右护山,所述上左护山和所述上右护山分别安装位于所述上底板的两侧,所述上中护山安装位于所述上底板的中部;其中,所述上左护山和所述上右护山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布,所述上左护山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下倾斜走针面和位于内侧的第二上倾斜走针面,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大夹角,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小夹角,所述大夹角大于45゜且小于80゜,所述小夹角不大于10゜,同时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通过过渡圆弧导角与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线凸点。优选地,所述压线凸点与所述过渡圆弧导角连接。优选地,所述大夹角的范围为50-60゜,所述小夹角的范围为1-5゜。优选地,所述压线凸点的高度范围为0.1-0.2mm,其宽度范围为0.6-1.2mm,所述过渡圆弧导角的半径范围为2-3mm。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和第二上倾斜走针面分别通过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同时所述第一沉孔外侧和所述第二沉孔外侧分别对应设有用于加固安装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优选地,所述上中护山包括呈左右分布的左下倾斜走针面和右上倾斜走针面,所述左下倾斜走针面、右上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之间分别具有第一中护山夹角和第二中护山夹角,所述第一中护山夹角和第二中护山夹角均不大于10゜;同时所述左下倾斜走针面、右上倾斜走针面之间通过中护山压线凸点进行一体连接。优选地,所述左下倾斜走针面和右上倾斜走针面相对中护山压线凸点呈左右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护山夹角和第二中护山夹角相等。优选地,所述中护山压线凸点的高度范围为0.1-0.2mm,其宽度范围为0.6-1.2mm,所述第一中护山夹角和第二中护山夹角的范围均为1-5゜。优选地,所述左下倾斜走针面和右上倾斜走针面分别通过第一中护山沉孔和第二中护山沉孔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同时所述第一中护山沉孔外侧和所述第二中护山沉孔外侧分别对应设有用于加固安装的第一中护山安装孔和第二中护山安装孔。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脑横机的紧吊目山角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头三角部件的上底板上的若干紧吊目山角,所述紧吊目山角呈左右对称分布地位于翻针导块两侧,所述紧吊目山角包括位于内侧的倾斜走针面,所述倾斜走针面与所述翻针导块外侧走针面对应配合形成用于翻针的走针轨迹;其中,所述倾斜走针面包括一体连接且呈上下分布的上倾斜走针面单元和下倾斜走针面单元,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相对所述下倾斜走针面单元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下倾斜走针面单元平行,且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的下端部安装高度大于所述翻针导块的底部弧形上端部安装高度。优选地,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的下端部与所述底部弧形上端部之间具有不低于2mm的安全轴向高度。优选地,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和下倾斜走针面单元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35-0.45mm,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长度与所述下倾斜走针面单元长度的比例范围为1.6-2.2;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与所述翻针导块外侧走针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2-1.8mm。优选地,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长度范围为4.8-5.2mm,所述下倾斜走针面单元长度范围为2.3-2.8mm。优选地,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通过过渡走针曲面单元与下倾斜走针面单元一体连接。优选地,过渡走针曲面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凸型曲面和凹型曲面,所述凸型曲面与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连接,所述凹型曲面与所述下倾斜走针面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紧吊目山角采用一体成型件,包括位于外侧且与所述倾斜走针面平行的外侧安装面,所述外侧安装面上端与所述倾斜走针面上端通过上水平安装面连接,所述外侧安装面下端与所述倾斜走针面下端通过下弯折型安装面连接;所述倾斜走针面、外侧安装面、上水平安装面以及下弯折型安装面相互连接形成紧吊目山角基板平面,所述紧吊目山角基板平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孔。优选地,所述下弯折型安装面设有与所述下倾斜走针面单元平行的下斜面,所述下斜面与位于其外侧的上左护山或上中护山或上右护山的走针斜面对应配合。优选地,所述下斜面与所述下倾斜走针面单元通过弯折过渡面连接,所述上水平安装面与所述上倾斜走针面单元通过圆弧过渡面连接。本实用新还提出了一种电脑横机用走针轨迹导向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头三角部件的上底板上且设有走针轨迹的中山导块,所述中山导块位于所述翻针导块下方,所述走针轨迹包括相对中山导块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走针轨迹入口和走针轨迹出口,所述中山导块采用一体成型件,所述中山导块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向下方延伸的左加强凸台和向下方延伸的右加强凸台,所述左加强凸台和所述右加强凸台之间通过水平底面连接,同时所述左加强凸台外侧与所述走针轨迹入口连接,所述右加强凸台外侧与所述走针轨迹出口连接。优选地,所述左加强凸台和所述右加强凸台的高度不小于0.6mm。优选地,所述左加强凸台和所述右加强凸台的高度范围为0.8-1.5mm。优选地,所述左加强凸台和右加强凸台相对于所述中山导块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左加强凸台包括与所述走针轨迹入口连接的第一弧形面和与所述水平底面连接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左加强凸台的宽度范围为1.8-3mm。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弧形面的高度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头三角部件的上底板上的上左护山、上中护山以及上右护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左护山和所述上右护山分别安装位于所述上底板的两侧,所述上中护山安装位于所述上底板的中部;其中,所述上左护山和所述上右护山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布,所述上左护山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下倾斜走针面和位于内侧的第二上倾斜走针面,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大夹角,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小夹角,所述大夹角大于45゜且小于80゜,所述小夹角不大于10゜,同时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通过过渡圆弧导角与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线凸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机头三角部件的上底板上的上左护山、上中护山以及上右护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左护山和所述上右护山分别安装位于所述上底板的两侧,所述上中护山安装位于所述上底板的中部;其中,所述上左护山和所述上右护山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布,所述上左护山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下倾斜走针面和位于内侧的第二上倾斜走针面,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大夹角,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与水平面具有小夹角,所述大夹角大于45゜且小于80゜,所述小夹角不大于10゜,同时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通过过渡圆弧导角与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二上倾斜走针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压线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凸点与所述过渡圆弧导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夹角的范围为50-60゜,所述小夹角的范围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凸点的高度范围为0.1-0.2mm,其宽度范围为0.6-1.2mm,所述过渡圆弧导角的半径范围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横机的护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倾斜走针面和第二上倾斜走针面分别通过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傅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创富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