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51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框架和过滤罐,所述过滤罐顶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壁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一连接环,所述过滤罐左侧顶部连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罐的设置,污水通过外部水管对应进水管卡合,再转动第一连接环,将进水管和外部水管之间衔接处密封,使得污水进入过滤罐中,由于泥沙、碎石和金属在水中难以漂浮沉淀向下,使得少量含有泥沙的污水通过出水管进入净化工序,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为螺纹转动,使得过滤罐便于拆卸,有利于将污水中的泥沙、碎石和金属不带入净化程序,同时便于将他们回收,提高资源利用,避免净化装置的损耗较快问题,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污水净化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而污水中存在大量泥沙、碎石和金属,不仅增大了污水净化处理的难度,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1821083437.6)及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此专利现有的建筑污水净化装置为整体结构组成,使得装置在长期使用后,会使得装置的内部附着有大量杂物,导致净化效率降低,但是其仍然时将泥沙、碎石和金属带入了净化程序,容易导致净化装置的损耗较快,寿命较短。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将污水中的泥沙、碎石和金属不带入净化程序,同时便于将他们回收,提高资源利用,避免净化装置的损耗较快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框架和过滤罐,所述过滤罐顶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壁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一连接环,所述过滤罐左侧顶部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壁左侧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二连接环,所述框架内部中间焊接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环内左侧连通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中部连通有水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顶端中部开凿有撒药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顶端左侧连通净水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底端为漏斗状的引流斗,所述引流斗底端连通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过滤罐的设置,污水通过外部水管对应进水管卡合,再转动第一连接环,将进水管和外部水管之间衔接处密封,使得污水进入过滤罐中,由于泥沙、碎石和金属在水中难以漂浮沉淀向下,使得少量含有泥沙的污水通过出水管进入净化工序,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为螺纹转动,使得过滤罐便于拆卸,有利于将污水中的泥沙、碎石和金属不带入净化程序,同时便于将他们回收,提高资源利用,避免净化装置的损耗较快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图中:净化管1;撒药管2;框架3;第二连接环4;第一连接环5;阀门6;进水管7;出水管8;过滤罐9;引流斗10;过滤网11;水泵12;污水管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框架3和过滤罐9,所述过滤罐9顶端连通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外壁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一连接环5,所述过滤罐9左侧顶部连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外壁左侧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二连接环4,所述框架3内部中间焊接有过滤网11。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污水通过外部水管对应进水管7卡合,再转动第一连接环5,将进水管7和外部水管之间衔接处密封,使得污水进入过滤罐9中,由于泥沙、碎石和金属在水中难以漂浮沉淀向下,使得少量含有泥沙的污水通过出水管8进入净化工序,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4为螺纹转动,使得过滤罐9便于拆卸,有利于将污水中的泥沙、碎石和金属不带入净化程序,同时便于将他们回收,提高资源利用,避免净化装置的损耗较快问题,其中过滤网11隔绝泥沙,避免其上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环4内左侧连通有污水管13,所述污水管13中部连通有水泵1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开关启动水泵12,将污水管13水流压入框架3内。其中,所述框架3顶端中部开凿有撒药管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打开撒药管2上密封塞,加入沉淀剂,使得框架3内污水杂质快速沉淀。其中,所述框架3顶端左侧连通净水管1。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沉淀后的水流通过高处的净水管1流出。其中,所述框架3底端为漏斗状的引流斗10,所述引流斗10底端连通有阀门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排污时,打开阀门6泥沙通过漏斗状的引流斗10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管1、撒药管2、框架3、第二连接环4、第一连接环5、阀门6、进水管7、出水管8、过滤罐9、引流斗10、过滤网11、水泵12和污水管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污水通过外部水管对应进水管7卡合,再转动第一连接环5,将进水管7和外部水管之间衔接处密封,使得污水进入过滤罐9中,由于泥沙、碎石和金属在水中难以漂浮沉淀向下,使得少量含有泥沙的污水通过出水管8进入净化工序,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4为螺纹转动,使得过滤罐9便于拆卸,过滤罐9中水通过出水管8排出,再通过开关启动水泵12,将污水管13水流压入框架3内,然后打开撒药管2上密封塞,加入沉淀剂,使得框架3内污水杂质快速沉淀,沉淀后的水流通过高处的净水管1流出,排污时,打开阀门6泥沙通过漏斗状的引流斗10排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框架(3)和过滤罐(9),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9)顶端连通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外壁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一连接环(5),所述过滤罐(9)左侧顶部连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外壁左侧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二连接环(4),所述框架(3)内部中间焊接有过滤网(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框架(3)和过滤罐(9),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9)顶端连通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外壁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一连接环(5),所述过滤罐(9)左侧顶部连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外壁左侧螺纹连接有圆环中空状的第二连接环(4),所述框架(3)内部中间焊接有过滤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环(4)内左侧连通有污水管(13),所述污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刘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富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