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鹏专利>正文

电子万花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43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和电子技术领域的电子万花灯,其结构是在后端封闭,前端贯通的中空筒体2中,沿其中心线靠后端依次安放有排列的红、绿、蓝发光管组的发光板4、反射镜组3和透镜6。当各组发光管发光和闪烁时,通过光学系统的反射、透射和汇聚,可呈现出随控制信号变化的全色彩灯光和图像。应用于娱乐装饰场合及节日的灯光。(*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和电子
,尤其是一种发光及装饰用的电子万花灯。本技术的设计者曾公布一种申请号为CN94202550的“魔幻万花灯”,它由筒体、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反射镜组和透镜所组成。它采用内部电路控制发光元件的顺序发光,并通过反射镜组的反射和透镜的会聚和投射,在屏幕上呈现出变化的彩色图像。该技术可作为装饰灯光和工艺品,应用于文化娱乐及家庭等场所。但是,由于该技术在设计中采用内部固定控制电路,就单只灯而言,原设计结构所表现的灯光变化比较单一和呆板,若采用多只灯组成灯阵,整体灯光的色彩变化和图像变化则显得杂乱无章且无法控制,因此大大限制其应用的场合;此外,由于每只灯的控制电路程式固定,其图像和色彩的变化也相应固定,无法实现灯光的多种变化和比例控制,也就无法实现灯光及图像的全色彩变化,而且由于每只灯均需一套控制电路,造成体积较大,成本也高,这同样也影响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万花灯,它采用排列的多组红、绿、蓝发光器件作为照射光源,通过反射镜组的多次反射和透镜的透射和汇聚,在外部屏幕形成色彩斑斓的灯光及图像,根据三原色原理并通过外部控制信号,可实现灯光和图像的全色彩变化,优化光学系统的结构和材料,进一步减少体积、重量和成本,使其成为更具普遍意义的电子装饰灯单元。本技术的目的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在后端封闭,前端贯通的中空筒体2中,沿其中心线靠封闭的后端依次安放有发光板4,反射镜组3,透镜6,所述的发光板4上布置有排列的发光管5,发光管5位于发光板4和反射镜组3之间,所述的发光管5为红、绿、蓝发光二极管管组,所述的透镜6为一个球面凸透镜,固装在前盖1上,其光轴与筒体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前盖1为前后贯通的中空结构,安装在筒体2的前端。当发光板4上的发光管5按不同位置、顺序和不同比例的亮度发光时,通过反射镜组3的多次反射和透镜6的汇聚和透射,在外部屏幕(例如白色墙壁)上即可形成变化丰富的全色彩灯光和图像。本技术有如下积极效果一、本技术设计的单元标准化可提供更具普遍意义的电子万花灯。二、本技术可方便地与外部电脑控制器配合,实现各组发光管点亮的比例控制和顺序控制,从而实现灯光和图象的全色彩变化,使其更为丰富多彩。三、本技术取消内部电路,可使其体积减少,单元成本降低,工作更为安全可靠。四、本技术采用全塑结构(塑料透镜、塑料反射镜组和塑料筒体),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重量和成本,利于扩大使用领域和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发光管组电路原理图。图3为发光管组的排列示意图。图1中,筒体2为前端开通,后端封闭的中空薄壁圆筒,在筒体2的后端固定和安装有发光板4,发光板4上布置有按序排列的发光管5,发光管5安装在发光板4与反射镜组3之间,透镜6安装并固定在前盖(1)中,前盖1与筒体2的前端相联接。透镜6为一个双凸球面透镜。为了便于生产和减小成本,透镜6可采用光学塑料制成。发光管5由数组红、绿、蓝发光二极管所组成,每组发光二极管均为同色。为了减小体积和提高发光亮度,发光管5最好采用高亮度聚光型发光二极管。例如313SRC/L2型红色聚光型发光管,其发光亮度可达250-400mcd(毫坎得拉)。发光管5的数量及相互比例可根据亮度需要和三原色标准确定。为了便于调节透镜的投射焦距,前盖1与筒体2的前端最好采用螺纹连接。反射镜组3为三个单反射塑料镀膜反射板组成,其截面为三角形,且内接于中空筒体2中。反射镜组3的材料最好为单反射材料,这样可以减少双反射现象,提高反射效果,例如PVC塑料镀膜反射板。为了便于成型和降低成本,筒体2最好采用塑料注射成型制造。图2中,R、G、B分别为红、绿、蓝色发光二极管,当各组发光管随外部控制器控制点灭时,可呈现出各种彩色灯光和图像变化。例如,当各组发光管按不同比例的亮度和顺序点灭时,根据三原色原理,可产生全色彩的灯光变化。图3中,红(R)、绿(G)、蓝(B)色发光二极管管组排列成几何图形。为了使灯光混合均匀,也可采取均匀分布和排列。本技术能呈现出彩色灯光及图像,并可实现随控制信号变化的全色彩灯光,新颖独特。可应用于娱乐场所和各种装饰性场合,也可用于家用品的装饰。权利要求1.电子万花灯,它包括中空的筒体(2),前盖(1),位于筒体内的发光板(4),反射镜组(3)及透镜(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板(4)位于后端封闭的筒体(2)的后端,其上布置有排列的发光管(5),发光管(5)位于发光板(4)和反射镜组(3)之间,所述的发光管(5)为红、绿、蓝发光二极管管组,所述的透镜(6)为球面凸透镜,固装在前盖(1)上,其光轴与筒体中心线重合,所述的前盖(1)为前后贯通的中空结构,与筒体(2)的前端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万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6)为一个双凸球面透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万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管(5)为高亮度聚光型发光二极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万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1)与筒体(2)采用螺纹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万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6)采用光学塑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万花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镜组(3)为三个单反射镀膜塑料板组成,反射镜组(3)的截面为三角形,且内接于筒体(2)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光学和电子
的电子万花灯,其结构是在后端封闭,前端贯通的中空筒体2中,沿其中心线靠后端依次安放有排列的红、绿、蓝发光管组的发光板4、反射镜组3和透镜6。当各组发光管发光和闪烁时,通过光学系统的反射、透射和汇聚,可呈现出随控制信号变化的全色彩灯光和图像。应用于娱乐装饰场合及节日的灯光。文档编号G02B27/08GK2428790SQ00226140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余鹏 申请人:余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子万花灯,它包括中空的筒体(2),前盖(1),位于筒体内的发光板(4),反射镜组(3)及透镜(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板(4)位于后端封闭的筒体(2)的后端,其上布置有排列的发光管(5),发光管(5)位于发光板(4)和反射镜组(3)之间,所述的发光管(5)为红、绿、蓝发光二极管管组,所述的透镜(6)为球面凸透镜,固装在前盖(1)上,其光轴与筒体中心线重合,所述的前盖(1)为前后贯通的中空结构,与筒体(2)的前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
申请(专利权)人:余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