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43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属于动车组生产组装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基体、主体杆和滚轮,固定基体用于固定在车体上且数量为两个,主体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体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主体杆借助其端部与固定基体连接位置的调整,实现靠近或远离车体,滚轮借助轮架设置在主体杆上且沿主体杆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滚轮用于供线缆绕过,滚轮上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用于确保滚轮与线缆滚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线缆穿设作业效率,且能够保证作业质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动车组生产组装辅助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
技术介绍
动车组在预组装阶段,需要进行线缆布设,将线缆穿设在构成车体的铝型材的型腔中。车体上预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穿设线缆时,首先将一条硬带线穿入型腔中,然后利用硬带线将一条软带线拉入并布设在型腔内,最后将需要布设的线缆一端与软带线一端固定,拉动软带线,将线缆从进线口拉至出线口,完成布线。布线时,在进线口处,为了防止线缆被拉入型腔过程中与进线口边沿摩擦,甚至被进线口边沿切割,导致线缆受损,产生安全及质量隐患,需要人工辅助送线。尤其是当进线口在车体底部时,因作业空间有限,作业人员需要弯腰仰头托举进线口处的电缆,加上电缆重量大且数量多,劳动强度极大,不仅穿设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旨在解决动车组预组装过程中,人工穿设线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作业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动车组型腔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基体,用于固定在车体上且数量为两个;/n主体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基体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所述主体杆借助其端部与所述固定基体连接位置的调整,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车体;/n滚轮,借助轮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杆上且沿所述主体杆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所述滚轮用于供线缆绕过,所述滚轮上设有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用于确保所述滚轮与所述线缆滚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基体,用于固定在车体上且数量为两个;
主体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基体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所述主体杆借助其端部与所述固定基体连接位置的调整,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车体;
滚轮,借助轮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杆上且沿所述主体杆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所述滚轮用于供线缆绕过,所述滚轮上设有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用于确保所述滚轮与所述线缆滚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用于水平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滚轮用于滚动托举所述线缆,所述约束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滚轮的外圆周设置且开口向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体为杆状且竖直固定在所述车体底部,所述固定基体上设有长槽孔,所述主体杆的两端设有第一紧固组件,所述主体杆借助所述第一紧固组件与所述长槽孔连接并实现与所述固定基体连接位置的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由铝型材制成,所述主体杆的截面为矩形且四个表面均开设有通长的第一T型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动车组型腔布线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晓明曹永利王玉周苏健于亚兰张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