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锐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33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锐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投入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暴露第一投入口的旋转封盖,旋转封盖与盒盖转动连接,旋转封盖上有与第一投入口适配的第二投入口,所述盒盖顶面设有固定拨片和水滴形孔,水滴形孔位于固定拨片与第一投入口之间;所述旋转封盖顶面固定设有与固定拨片适配的活动拨片以及与水滴形孔适配的缺口,缺口开口于第二投入口的边缘;当沿关闭方向转动旋转封盖时,两个活动拨片相互靠近,且可使缺口位于水滴形孔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其可增大对针头的阻隔力,利于取下针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盒盖上增设有简单,便于剪下锐器,无需额外的剪刀,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锐器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锐器盒。
技术介绍
锐器盒是一种医用收纳盒,用于收集注射器、小玻璃制品、刀片、缝合针等锐器。锐器盒为一次性使用,锐器盒整体为硬质材料制成,封闭且防刺穿,以保证在正常情况下,锐器盒内盛装物不撒漏。现有的锐器盒的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投入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暴露第一投入口的旋转封盖,旋转封盖与盒盖转动连接。旋转封盖上有与第一投入口适配的第二投入口,通过转动旋转封盖使第一投入口与第二投入口正对或者完全错开,来实现第一投入口的关闭与打开。为方便取下注射针头,盒盖上还设有水滴形孔,但现有的水滴形孔夹持力度有限,并不能取下所有型号的注射针头。此外,对于输液器针头,目前有护士用额外的剪刀剪下,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锐器盒,夹持力度可人为控制,便于取下针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锐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投入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暴露第一投入口的旋转封盖,旋转封盖与盒盖转动连接,旋转封盖上有与第一投入口适配的第二投入口,所述盒盖顶面设有固定拨片和水滴形孔,水滴形孔位于固定拨片与第一投入口之间;所述旋转封盖顶面固定设有与固定拨片适配的活动拨片以及与水滴形孔适配的缺口,缺口开口于第二投入口的边缘;当沿关闭方向转动旋转封盖时,两个活动拨片相互靠近,且可使缺口位于水滴形孔正上方。优选地,缺口为圆弧形。进一步的,盒盖上设有剪刀,剪刀的两个刀片与盒盖内表面转动连接,剪刀的刀把穿过盒盖侧壁的圆弧槽伸到盒盖外部。进一步的,两个刀片的端部通过销轴与盒盖铰接。进一步的,两个刀片的可打开的最大角度大于第一投入口,当两个刀片打开到最大角度时,刀片不遮挡第一投入口。优选地,两个刀片的可打开的最大角度为180°。进一步的,两个刀片之间设有扭力弹簧,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两个刀片打开到最大角度。优选地,固定拨片和活动拨片为塑料材质。进一步的,锐器盒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圆弧槽的封板,封板为柱形板,封板安装在盒盖内侧壁的滑槽中;当两个刀片打开到最大角度时,向上移动封板可密封住两个刀片之间的圆弧槽;封板顶部固接有至少两个水平拨片,水平拨片一端从圆弧槽处伸到盒盖外部;水平拨片外端具有锁钩,所述盒盖外侧侧壁上设有与锁钩适配的锁片,锁片位于圆弧槽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水滴形孔小端朝内,大端朝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其可增大对针头的阻隔力,利于取下针头;本技术在盒盖上增设有简单,便于剪下锐器,无需额外的剪刀,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剪刀完全打开时盒盖及盒体的的三维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剪刀打开一定角度时盒盖及盒体的的三维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圆弧槽未封闭时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是实施例二中圆弧槽封闭时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锐器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盖2上设置有第一投入口22以及用于关闭和暴露第一投入口22的旋转封盖6,旋转封盖6与盒盖2转动连接,旋转封盖6上有与第一投入口22适配的第二投入口61,盒盖2顶面设有固定拨片4和水滴形孔21,水滴形孔21位于固定拨片4与第一投入口2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水滴形孔21小端朝内,大端朝外。旋转封盖6顶面固定设有与固定拨片4适配的活动拨片7以及与水滴形孔21适配的缺口62,缺口62开口于第二投入口61的边缘。活动拨片7位于缺口62旁边,当沿关闭方向转动旋转封盖6时,两个活动拨片7相互靠近,且可使缺口62位于水滴形孔21正上方。本实施方式中缺口62为圆弧形。固定拨片4和活动拨片7为塑料材质。当需要拔下注射器上的针头时,将注射器的针头从水滴形孔21的大端插入,然后向水滴形孔21的小端滑动,使针头卡在盒盖2下方,然后向上拔注射器即可靠盒盖2的力取下针头;当采用这种方式无法取下针头时,则拨动活动拨片7,使旋转封盖6上的缺口62向水滴形孔21侧移动,使缺口62与水滴形孔21的小端正对,从上往下看二者正好组成一个类似圆孔结构,使水滴形孔21小端和缺口62处夹在注射器上,一只手捏住固定拨片4和活动拨片7,使旋转封盖6与盒盖2紧紧夹住注射器,增大夹持力度,从而增加盒盖对针头的阻隔力,利于将针头取下。为便于剪下输液器上的针头,盒盖2上设有剪刀,剪刀的两个刀片3与盒盖2内表面转动连接,剪刀的刀把穿过盒盖2侧壁的圆弧槽23伸到盒盖2外部。圆弧槽23宽度以刚好能允许刀片3通过即可,避免间隙太大,锐器外露。圆弧槽23宽度可设置为1mm。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刀片3的一端通过销轴5与盒盖2铰接,刀片3的另一端连接刀把31。为避免剪刀对锐器的投入造成干涉,两个刀片3的可打开的最大角度大于第一投入口22,当两个刀片3打开到最大角度时,刀片3不遮挡第一投入口22。两个刀片3可打开的最大角度根据第一投入口22的大小设置。当两个刀片3的可打开的最大角度为180°,相应的圆弧槽23的圆心角为180°。为了使两个刀片3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在最大打开角度,可在两个刀片3之间设有扭力弹簧,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两个刀片3打开到最大角度。当需要裁剪时,捏住两个刀把31是刀片3相向转动即可。无需准备单独的剪刀,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8所示,本实施例还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圆弧槽23的封板8,封板8为柱形板,其安装在盒盖2内侧壁的滑槽中,可上下滑动但也靠彼此的摩擦力保持相对静止。封板8的长度根据圆弧槽23的圆心角而定。当两个刀片3打开到最大角度时,向上移动封板8可密封住两个刀片3之间的圆弧槽23。封板8顶部固接有至少两个水平拨片81,水平拨片81一端从圆弧槽23处伸到盒盖2外部以便于人为操控封板8上下移动。至少在封板8的左右两端设有水平拨片81。水平拨片81外端具有锁钩82,盒盖2外侧侧壁上设有与锁钩82适配的锁片83,锁片83位于圆弧槽23上方。当需要圆弧槽23时,捏着水平拨片8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封板8向上移动至挡住圆弧槽23,随后将锁钩82勾住锁片83实现封板8的固定。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锐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投入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暴露第一投入口的旋转封盖,旋转封盖与盒盖转动连接,旋转封盖上有与第一投入口适配的第二投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顶面设有固定拨片和水滴形孔,水滴形孔位于固定拨片与第一投入口之间;/n所述旋转封盖顶面固定设有与固定拨片适配的活动拨片以及与水滴形孔适配的缺口,缺口开口于第二投入口的边缘;/n当沿关闭方向转动旋转封盖时,两个活动拨片相互靠近,且可使缺口位于水滴形孔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锐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投入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暴露第一投入口的旋转封盖,旋转封盖与盒盖转动连接,旋转封盖上有与第一投入口适配的第二投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顶面设有固定拨片和水滴形孔,水滴形孔位于固定拨片与第一投入口之间;
所述旋转封盖顶面固定设有与固定拨片适配的活动拨片以及与水滴形孔适配的缺口,缺口开口于第二投入口的边缘;
当沿关闭方向转动旋转封盖时,两个活动拨片相互靠近,且可使缺口位于水滴形孔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缺口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盒盖上设有剪刀,剪刀的两个刀片与盒盖内表面转动连接,剪刀的刀把穿过盒盖侧壁的圆弧槽伸到盒盖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两个刀片的端部通过销轴与盒盖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两个刀片的可打开的最大角度大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李蓉蒋金凤王川杨丝雨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