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31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解决钢构件运输过程中如果堆叠不稳,钢构件容易相互磕碰刮伤,需要施工现场补漆,产生额外成本、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本结构上下分若干堆叠层,相邻堆叠层之间垫设有若干横向木质垫条,最上侧堆叠层的顶面压设有木质上压条,最下侧堆叠层的底面垫设有木质下压条,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两端部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拉紧的竖向螺杆,单层堆叠层相邻钢构件之间设置竖向木质垫条,并通过捆扎带统一捆扎,捆扎带转折处在钢构件棱边垫设塑料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层叠放的钢构件整体叠放稳定,相互之间既固定又垫设有缓冲垫,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相对晃动和磕碰,避免刮伤,减少现场补漆的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建材领域,涉及一种预制钢构件堆叠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一般通过工厂预制的钢构件现场拼装搭建,钢构件在工厂里预制成型,然后到现场进行拼装焊接。钢结构建筑的钢构件材质如果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锈蚀,因此需要对钢构件进行涂装。基于环保的要求,由于现场涂装会产生污染,钢构件的涂装一般要求在工厂里完成。钢结构建筑常用的钢构件一般为管材、工字钢、方钢等。对于工字钢、方钢类的钢构件,由于边、角较多,磕碰时容易刮伤,而大型的钢构件通过水运运输的过程中,船舶会随波浪晃动,钢构件如果堆叠方式不当,很容易相互磕碰刮伤,在运输到施工场地后需要进行补漆,不仅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现场补漆作业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钢构件运输过程中如果堆叠不稳,当运输工具产生晃动时,钢构件容易相互磕碰刮伤,需要施工现场补漆,产生额外成本、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将同类型的不同尺寸的钢构件稳定堆叠捆扎在一起,避免磕碰。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用于方形或者工字型钢构件的堆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地面往上堆叠的若干堆叠层,相邻堆叠层之间垫设有若干横向木质垫条,最上侧堆叠层的顶面压设有木质上压条,最下侧堆叠层的底面垫设有木质下压条,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两端部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拉紧的竖向螺杆,单层堆叠层包括若干高度相同、横向并列堆放的钢构件,相邻钢构件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木质垫条,单层堆叠层的所有钢构件通过若干捆扎带捆扎,横向最外侧钢构件的外侧各棱边处贴设或夹设有塑料片,所述捆扎带对齐塑料片处捆扎并在塑料片处转折。将钢构件按高度尺寸分组,同样高度的钢构件可以堆叠在同一层,堆叠原则为大尺寸钢构件在下,小尺寸钢构件在上。对于每层堆叠层,通过横向木质垫条作为高度方向的缓冲、纵向木质垫条作为水平横向的缓冲,并通过捆扎带将同一层的钢构件捆扎在一起,防止横向散开,捆扎带转折处垫设塑料片,放置棱边刮伤,并将捆扎带垫高,使捆扎带的直线段保持与钢构件一定的悬空间距,避免剐蹭。多层钢构件堆叠完成后,通过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配合螺杆拉紧,形成上下整体夹持。钢构件整体叠放稳定,相互之间既固定又垫设有缓冲垫,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相对晃动和磕碰,避免刮伤,减少现场补漆的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作为优选,所述捆扎带为不锈钢捆扎带。作为优选,所述钢构件为工字型,所述塑料片为夹设在钢构件侧边处的夹片;或者所述钢构件为方型,所述塑料片为贴设在钢构件棱边处的内侧面带粘性的贴片。作为优选,最下侧堆叠层的底面依次垫设有横向木质垫条、总垫条,横向木质垫条、总垫条的高度之和大于木质下压条的高度。竖向螺杆的上下端分别穿透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总垫条将木质下压条垫高至悬空,方便螺杆的锁紧和拆卸操作。作为优选,所述螺杆的上端、下端均通过双螺母拧紧。作为优选,对于单层堆叠层,横向木质垫条、纵向木质垫条均与捆扎带纵向错位设置。作为优选,木质上压条的位置与最上侧堆叠层的纵向木质垫条、捆扎带位置错开。作为优选,木质下压条的位置与最下侧堆叠层的横向木质垫条、捆扎带位置错开。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均选择空隙处设置,保证夹紧部件不会相互抵触碰撞。作为优选,所述钢构件为工字型,各工字型钢构件的腹板均竖直叠放,上侧堆叠层的钢构件高度尺寸不超过下侧堆叠层的高度尺寸。本技术多层叠放的钢构件整体叠放稳定,相互之间既固定又垫设有缓冲垫,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相对晃动和磕碰,避免刮伤,减少现场补漆的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纵向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横向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单层堆叠层的横向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最下侧堆叠层,2、中层堆叠层,3、最上侧堆叠层,4、木质下压条,5、木质上压条,6、竖向螺杆,7、不锈钢捆扎带,8、横向木质垫条,9、竖向木质垫条,10、总垫条,11、塑料片,12、捆扎带锁止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工字型钢构件的堆叠。从地面设有三个堆叠层,分别为最下侧堆叠层1、中层堆叠层2、最上侧堆叠层3,各工字型钢构件的腹板均竖直叠放,相邻堆叠层中,上侧堆叠层的钢构件高度尺寸不超过下侧堆叠层的高度尺寸。每个堆叠层的下方均垫设有若干横向木质垫条8,最下侧堆叠层1下方的横向木质垫条8的下方还垫设有总垫条10,总垫条可以为方钢。最上侧堆叠层3的顶面压设有木质上压条5,最下侧堆叠层1的底面垫设有木质下压条4,木质上压条5和木质下压条4两端部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拉紧的竖向螺杆6,竖向螺杆6的上下端分别穿透木质上压条5和木质下压条4并分别通过双螺母锁紧,横向木质垫条、总垫条的高度之和大于木质下压条的高度,将木质下压条垫高至悬空,方便螺杆的锁紧和拆卸操作。如图3所示,单层堆叠层以最上侧堆叠层3为例,包括若干高度相同、横向并列堆放的工字型钢构件,相邻钢构件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木质垫条9,单层堆叠层的所有钢构件通过若干不锈钢捆扎带7捆扎,横向最外侧钢构件的外侧各棱边处贴设或夹设有塑料片11,所述不锈钢捆扎带7对齐塑料片处捆扎并在塑料片11处转折。不锈钢捆扎带7的捆扎带锁止端位于最上侧堆叠层3的顶面上方,方便捆扎锁止。如图1所示,对于单层堆叠层,横向木质垫条8、纵向木质垫条9均与捆扎带7纵向错位设置。横向木质垫条8与纵向木质垫条9对齐或者错开位置均可。木质上压条5的位置与最上侧堆叠层3的纵向木质垫条9、捆扎带7位置错开。木质下压条4的位置与最下侧堆叠层1的横向木质垫条8、捆扎带7位置错开。将钢构件按高度尺寸分组,同样高度的钢构件可以堆叠在同一层,堆叠原则为大尺寸钢构件在下,小尺寸钢构件在上。对于每层堆叠层,通过横向木质垫条作为高度方向的缓冲、纵向木质垫条作为水平横向的缓冲,并通过捆扎带将同一层的钢构件捆扎在一起,防止横向散开,捆扎带转折处垫设塑料片,放置棱边刮伤,并将捆扎带垫高,使捆扎带的直线段保持与钢构件一定的悬空间距,避免剐蹭。多层钢构件堆叠完成后,通过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配合螺杆拉紧,形成上下整体夹持,经本实施例结构叠放的钢构件,堆叠稳定,水运抗风浪能力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用于方形或者工字型钢构件的堆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地面往上堆叠的若干堆叠层,相邻堆叠层之间垫设有若干横向木质垫条,最上侧堆叠层的顶面压设有木质上压条,最下侧堆叠层的底面垫设有木质下压条,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两端部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拉紧的竖向螺杆,/n单层堆叠层包括若干高度相同、横向并列堆放的钢构件,相邻钢构件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木质垫条,单层堆叠层的所有钢构件通过若干捆扎带捆扎,横向最外侧钢构件的外侧各棱边处贴设或夹设有塑料片,所述捆扎带对齐塑料片处捆扎并在塑料片处转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用于方形或者工字型钢构件的堆叠,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地面往上堆叠的若干堆叠层,相邻堆叠层之间垫设有若干横向木质垫条,最上侧堆叠层的顶面压设有木质上压条,最下侧堆叠层的底面垫设有木质下压条,木质上压条和木质下压条两端部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拉紧的竖向螺杆,
单层堆叠层包括若干高度相同、横向并列堆放的钢构件,相邻钢构件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木质垫条,单层堆叠层的所有钢构件通过若干捆扎带捆扎,横向最外侧钢构件的外侧各棱边处贴设或夹设有塑料片,所述捆扎带对齐塑料片处捆扎并在塑料片处转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带为不锈钢捆扎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件为工字型,所述塑料片为夹设在钢构件侧边处的夹片;或者所述钢构件为方型,所述塑料片为贴设在钢构件棱边处的内侧面带粘性的贴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件防刮伤运输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顺生王春峰杨坤苏佳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地信安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