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瓶盖及其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31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瓶盖及其组合结构,所述组合结构包括瓶口与瓶盖,所述瓶盖具有开口、内环面与内端面,在内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内端面上设有一圈第一密封面,在瓶盖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二密封面;所述瓶口具有外端面与外环面,在外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外端面的环内侧设有一圈第三密封面,在外环面上比所述旋紧螺纹更为远离外端面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第四密封面;瓶盖的内端面上的第一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端面上的第三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一重密封,瓶盖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环面上的第四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二重密封。凭借双重密封结构,提高密封可靠性,并防止外界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瓶盖及其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装水、饮料瓶、药瓶的瓶口、瓶盖之间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瓶装水、饮料等产品,使用的包装瓶密封方式多为单重密封,如图1所示,在瓶口91外环侧设有旋紧螺纹911,在瓶盖92内环侧设有旋紧螺纹921,通过两处旋紧螺纹的相对旋紧,使瓶口的外端平面922与瓶盖91的内端平面912抵接形成密封。这种密封结构仅有一重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差;而且,瓶口的螺纹连接部分容易与外界连通,存在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瓶盖及其组合结构,提高密封可靠性,降低污染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包括瓶口与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具有开口、内环面与内端面,在内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内端面上设有一圈第一密封面,在瓶盖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二密封面;所述瓶口具有外端面与外环面,在外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外端面的环内侧设有一圈第三密封面,在外环面上比所述旋紧螺纹更为远离外端面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第四密封面;瓶盖的旋紧螺纹与瓶口的旋紧螺纹能够相对旋紧,使瓶盖的内端面上的第一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端面上的第三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一重密封,瓶盖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环面上的第四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二重密封。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面与第三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面与第四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其中:第一重密封与第二重密封同时完成密合。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其中:第一重密封比第二重密封先完成密合。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其中:瓶盖的第一密封锥面为薄壁结构。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盖,所述瓶盖具有开口、内环面与内端面,在内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其特征在于:在内端面上设有一圈第一密封面,在瓶盖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二密封面。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盖,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所述瓶口具有外端面与外环面,在外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其特征在于,在外端面的环内侧设有一圈第三密封面,在外环面上比所述旋紧螺纹更为远离外端面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第四密封面。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其中:所述第三密封面与第四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双重密封结构,提高密封可靠性,并防止外界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瓶口密封结构的剖视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瓶口密封结构的剖视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包括瓶口2与瓶盖1,其中:所述瓶盖1具有开口、内环面与内端面,在内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11,在内端面上设有一圈第一密封锥面12,在瓶盖1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二密封锥面13;所述瓶口2具有外端面与外环面,在外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21,在外端面的环内侧设有一圈第三密封锥面22,在外环面上比所述旋紧螺纹11更为远离外端面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第四密封锥面23;当瓶盖1的旋紧螺纹11与瓶口2的旋紧螺纹21相对旋紧时,瓶盖1的内端面上的第一密封锥面12与瓶口2的外端面上的第三密封锥面22密合,形成第一重密封,同时,瓶盖1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锥面13与瓶口2的外环面上的第四密封锥面23密合,形成第二重密封。实际上,第一重密封与第二重密封也可分先后完成密合,例如:将瓶盖1套在瓶口2上,通过旋紧螺纹11、21旋入时,首先第一重密封开始接触,此时第二重密封并未接触,瓶盖1的第一密封锥面12在第三密封锥面22的挤压下开始发生弹性变形,形成紧密接触,完成第一重密封,实现液体被封闭在瓶内;继续旋入,第二重密封开始接触,瓶盖1的第二密封锥面13发生弹性变形,与瓶口2的第四密封锥面23紧密接触,完成第二重密封,实现瓶口2与外界的隔离,防止瓶口2发生污染,也为液体密封提供了第二道屏障;在实现第二重密封的过程中,瓶盖1的第一密封面继续发生弹性变形,加强了第一重密封的可靠性。为了保证第二重密封能够密封良好,瓶盖1的第一密封锥面12设计为能够发生较大弹性变形的薄壁结构。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包括瓶口与瓶盖,其特征在于:/n所述瓶盖具有开口、内环面与内端面,在内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内端面上设有一圈第一密封面,在瓶盖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二密封面;/n所述瓶口具有外端面与外环面,在外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外端面的环内侧设有一圈第三密封面,在外环面上比所述旋紧螺纹更为远离外端面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第四密封面;/n瓶盖的旋紧螺纹与瓶口的旋紧螺纹能够相对旋紧,使瓶盖的内端面上的第一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端面上的第三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一重密封,瓶盖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环面上的第四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二重密封;/n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面与第三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以及/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面与第四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包括瓶口与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盖具有开口、内环面与内端面,在内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内端面上设有一圈第一密封面,在瓶盖的开口处设有一圈第二密封面;
所述瓶口具有外端面与外环面,在外环面上设有旋紧螺纹,在外端面的环内侧设有一圈第三密封面,在外环面上比所述旋紧螺纹更为远离外端面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第四密封面;
瓶盖的旋紧螺纹与瓶口的旋紧螺纹能够相对旋紧,使瓶盖的内端面上的第一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端面上的第三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一重密封,瓶盖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面与瓶口的外环面上的第四密封面密合,形成第二重密封;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面与第三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以及/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面与第四密封面均为密封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与瓶盖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志孟庆革曹亚东姚洪周高建德李清玺刘洪志杨光辉丁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