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20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其包括刹车单元和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本体,本体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本体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本体的圆形导向孔,圆形导向孔靠近本体侧面,圆形导向孔上靠近本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沉台;刹车单元包括贯穿圆形导向孔的推杆,推杆位于沉台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位于第一凸起与沉台之间的推杆上套设有压簧,位于第一凸起下方的推杆端部设置有摩擦件,推杆延伸至圆形导向孔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把手部,第一把手部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本体顶面开设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定位孔,本体顶面设置有靠近定位孔边缘的第三凸起;本体顶面通过安装部安装有可绕本体旋转的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
技术介绍
慢病随访是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在慢病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慢病随访一般分为电话随访和面对面随访。面对面随访流程中一般会涉及为患者建立纸质档案、向患者发放并回收纸质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一些常规检查(需要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等)以及利用电脑进行信息录入或上传的操作。但是,目前尚没有适宜的工具供随访人员方便地执行上述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随访人员进行面对面随访的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其包括刹车单元和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本体,本体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本体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本体的圆形导向孔,圆形导向孔靠近本体侧面,圆形导向孔上靠近本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沉台;刹车单元包括贯穿圆形导向孔的推杆,推杆位于沉台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位于第一凸起与沉台之间的推杆上套设有压簧,位于第一凸起下方的推杆端部设置有摩擦件,推杆延伸至圆形导向孔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把手部,第一把手部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本体顶面开设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定位孔,本体顶面设置有靠近定位孔边缘的第三凸起;本体顶面通过安装部安装有可绕本体旋转的平台,平台的旋转平面与四个万向轮所在平面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基于四个万向轮轻松移动该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基于刹车单元轻松实现该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的初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该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的意外移位;基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可以轻松实现检查器械和纸质材料的放置;可绕本体旋转的平台便于随访人员放置并操作电脑,并且便于随访人员利用平台旋转电脑从而实现患者信息的轻松确认。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中本体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中推杆与摩擦件的右视图;图6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平台;2、第一容纳腔;3、第二容纳腔;4、万向轮;5、本体;6、第一把手部;7、第二凸起;8、第三凸起;9、定位孔;10、圆形导向孔;11、推杆;12、沉台;13、压簧;14、第一凸起;15、防松螺母;16、摩擦件;17、转轴;18、蝶形螺栓;19、限位件;20、第二限位孔;21、半球状凸起;22、紧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该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包括刹车单元和具有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的本体5,本体5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4,本体5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本体5的圆形导向孔10,圆形导向孔10靠近本体5侧面,圆形导向孔10上靠近本体5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沉台12。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刹车单元包括贯穿圆形导向孔10的推杆11,推杆11位于沉台12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14,位于第一凸起14与沉台12之间的推杆11上套设有压簧13,位于第一凸起14下方的推杆11端部设置有摩擦件16,推杆11延伸至圆形导向孔10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把手部6,第一把手部6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7,本体5顶面开设有与第二凸起7配合的定位孔9,本体5顶面设置有靠近定位孔9边缘的第三凸起8;本体5顶面通过安装部安装有可绕本体5旋转的平台1,平台1的旋转平面与四个万向轮4所在平面平行。关于刹车单元的工作原理:需要刹车时,把持第一把手部6后向上旋转直至第二凸起7位于定位孔9正上方,之后松开第一把手部6,在压簧13的作用下,第二凸起7向下运动而与定位孔9卡合,此时摩擦件16与地面抵靠,从而实现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的刹车(也即初定位)。在该刹车过程中,第一凸起14、第二凸起7、推杆11和第一把手部6同步移动。需要移动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前,先把持第一把手部6向上然后旋转,使得第二凸起7与定位孔9错开,然后松开第一把手部6,在压簧13的作用下,第二凸起7向下运动而与本体5顶面抵靠,此时摩擦件16与地面分离从而解锁刹车状态。在该解锁刹车过程中,第一凸起14、第二凸起7、推杆11和第一把手部6同步移动。其中,第三凸起8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因意外外力导致第二凸起7与定位孔9卡合而意外刹车的可能性。实施时,本方案中第三凸起8为环形,环绕在定位孔9边缘,从而避免因第二凸起7意外正向或反向旋转而意外刹车。如图1所示,第一容纳腔2的容量小于第二容纳腔3的容量、且位于第二容纳腔3的上方,第一容纳腔2用于放置检查器械,第二容纳腔3用于放置纸质文件,第二容纳腔3内还可以分为上下两格。另外关于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的开闭可以为抽屉式或开合门式,开合门还可以具有锁。其中,本体5上设置有第二把手部,从而便于随访者移动该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具体地,第二把手部可以为设置在本体5顶部的“[”型件,“[”型件横向设置(也即其两平行边与地面平行);第二把手部也可以为伸缩式,伸缩式的第二把手部的结构与目前行李箱的伸缩式把手部结构相同。另外,本体5侧面设置有储物罐,用于放置免洗洗手液或其他物品。如图1和图6所示,安装部包括限位件19、半球状凸起21和一端具有竖向安装孔的转轴17,转轴17侧面开设有通向竖向安装孔的第一螺纹孔,半球状凸起21的平面上设置有具有横向孔、且与竖向安装孔间隙配合的连杆,半球状凸起21通过与横向孔和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紧定螺钉22与转轴17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紧定螺钉22的一端贯穿横向孔后与转轴17的内侧壁抵靠,另一端位于第一螺纹孔内);限位件19上开设有与转轴17间隙配合的第一限位孔和与半球状凸起21配合的第二限位孔20,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20连通贯穿限位件19,限位件19靠近第二限位孔20的一端安装在本体5顶面;平台1安装在转轴17远离竖向安装孔的一端。其中,竖向安装孔的截面可以为矩形,从而便于安装部的安装。应用时,通过手动转动平台1至合适位置,实现平台1上放置的电脑的转动,相对手把持电脑而移动电脑更加省力便捷。在平台1转动过程中,转轴17、半球状凸起21和连杆与平台1同步转动。如图6所示,该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还包括蝶形螺栓18,限位件19侧壁上开设有通向第一限位孔、且与蝶形螺栓18配合的第二螺纹孔,从而通过旋进蝶形螺栓18使得蝶形螺栓18的前端与转轴17抵靠,进而适时限制平台1的意外转动。如图1所示,该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还包括防松螺母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刹车单元和具有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的本体(5),所述本体(5)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本体(5)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本体(5)的圆形导向孔(10),所述圆形导向孔(10)靠近本体(5)侧面,所述圆形导向孔(10)上靠近本体(5)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沉台(12);所述刹车单元包括贯穿圆形导向孔(10)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位于沉台(12)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14),位于第一凸起(14)与沉台(12)之间的推杆(11)上套设有压簧(13),位于第一凸起(14)下方的推杆(11)端部设置有摩擦件(16),所述推杆(11)延伸至圆形导向孔(10)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把手部(6),所述第一把手部(6)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7),所述本体(5)顶面开设有与第二凸起(7)配合的定位孔(9),所述本体(5)顶面设置有靠近定位孔(9)边缘的第三凸起(8);所述本体(5)顶面通过安装部安装有可绕本体(5)旋转的平台(1),所述平台(1)的旋转平面与四个万向轮(4)所在平面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刹车单元和具有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的本体(5),所述本体(5)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本体(5)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本体(5)的圆形导向孔(10),所述圆形导向孔(10)靠近本体(5)侧面,所述圆形导向孔(10)上靠近本体(5)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沉台(12);所述刹车单元包括贯穿圆形导向孔(10)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位于沉台(12)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14),位于第一凸起(14)与沉台(12)之间的推杆(11)上套设有压簧(13),位于第一凸起(14)下方的推杆(11)端部设置有摩擦件(16),所述推杆(11)延伸至圆形导向孔(10)上方的部分设置有横向的第一把手部(6),所述第一把手部(6)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7),所述本体(5)顶面开设有与第二凸起(7)配合的定位孔(9),所述本体(5)顶面设置有靠近定位孔(9)边缘的第三凸起(8);所述本体(5)顶面通过安装部安装有可绕本体(5)旋转的平台(1),所述平台(1)的旋转平面与四个万向轮(4)所在平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8)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的容量小于第二容纳腔(3)的容量、且位于第二容纳腔(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5)上设置有第二把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慢病随访用移动手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李海燕宋斌廖祖春卿伟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