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18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包括上防撞梁、下防撞梁、两纵梁斜支撑和两吸能盒,两纵梁斜支撑分别设置于上防撞梁两端的后侧,每一纵梁斜支撑一端连接上防撞梁一端、另一端连接纵梁,两吸能盒位于两纵梁斜支撑之间,吸能盒包括上吸能盒、下吸能盒和连接板,上吸能盒前端连接上防撞梁、后端连接连接板,下吸能盒前端连接下防撞梁、后端连接连接板,连接板固定于纵梁上,上防撞梁中线每一侧的内吸能盒、纵梁斜支撑和上防撞梁围成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25%小偏置碰的壁障碰撞受力传递到纵梁及副车架上,增加碰撞过程中的吸能及传力通道,提高车身安全性,保证乘员舱内的乘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及法律法规对车辆排放要求的日渐严格,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车身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同时提高车身安全性。国内针对整车碰撞的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25%小偏置碰撞是整车正面碰撞中非常严苛的碰撞法规。现有的汽车中,25%小偏置碰撞过程中由于壁障与车辆的初始碰撞点基本在前纵梁以外的区域,导致车体前端主要吸能构件无法参与吸能,影响车身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包括上防撞梁、下防撞梁、两纵梁斜支撑和两吸能盒,所述上防撞梁设置于所述下防撞梁的上方,两所述纵梁斜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防撞梁两端的后侧,两所述纵梁斜支撑相对所述上防撞梁的中线对称,每一所述纵梁斜支撑一端连接所述上防撞梁一端、另一端连接纵梁,两所述吸能盒相对所述上防撞梁的中线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防撞梁、下防撞梁、两纵梁斜支撑和两吸能盒,所述上防撞梁设置于所述下防撞梁的上方,两所述纵梁斜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防撞梁两端的后侧,两所述纵梁斜支撑相对所述上防撞梁的中线对称,每一所述纵梁斜支撑一端连接所述上防撞梁一端、另一端连接纵梁,两所述吸能盒相对所述上防撞梁的中线对称,且两所述吸能盒位于两所述纵梁斜支撑之间,所述吸能盒包括上吸能盒、下吸能盒和连接板,所述上吸能盒设置于所述下吸能盒的上方,所述上吸能盒前端连接所述上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下吸能盒前端连接所述下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纵梁上,所述上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汽车小偏置碰铝合金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防撞梁、下防撞梁、两纵梁斜支撑和两吸能盒,所述上防撞梁设置于所述下防撞梁的上方,两所述纵梁斜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防撞梁两端的后侧,两所述纵梁斜支撑相对所述上防撞梁的中线对称,每一所述纵梁斜支撑一端连接所述上防撞梁一端、另一端连接纵梁,两所述吸能盒相对所述上防撞梁的中线对称,且两所述吸能盒位于两所述纵梁斜支撑之间,所述吸能盒包括上吸能盒、下吸能盒和连接板,所述上吸能盒设置于所述下吸能盒的上方,所述上吸能盒前端连接所述上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下吸能盒前端连接所述下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纵梁上,所述上防撞梁的中线每一侧的内所述吸能盒、所述纵梁斜支撑和所述上防撞梁围成三角形。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飞郝义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